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编 著:
卷 数:四经同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伤字号
涵芬楼本第341册
新文丰本第19册
三家本第11册
道藏提要:编号615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三洞经教
第6册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简称《清静经》或《常清静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唐代。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著录作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不足四百字,《清静经》分上下两章,上章言好清静则得道,下章说务贪求而沉苦海。内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丽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大旨以清静为本。劝人澄心遣欲,空无常寂,乃至寂无所寂,则体合于道。遣欲的办法,是内观于心,见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所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心、形、物三者既无,那就到了能观空,且悟到空无其空的境界。进一步悟到“无其空”的“无”也一并遣尽,那才达到湛然常寂的境界,欲便不生;欲既不生,便是真静。真静应物,便能真常得性,常应常静,便达到常清静的境界,从此渐入真道,以至于得道。下章分析众人之所以不得真道,因为有妄心(不合大道和人之本性的虚妄之心),所以由之惊其神,著于物,因之生出贪求,有了贪求,便生烦恼,以至流浪于生死轮回之中。只有悟得真道,才能得道,臻于常清静之境。其说出自隋唐道教重玄哲学。此经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唐末杜光庭、南宋白玉蟾、金元全真道道士侯善渊、李道纯、王道渊等人皆为之作注。《清静经》教人遣欲入静,全真道以诵习此经为道士日常必修功课。
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以空,[1]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2]
注本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杜光庭)》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无名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侯善渊)》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颂注(刘通微)》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李道纯)》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王元晖)》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王玠)》
注释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34-335页。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抄经》,载于《道藏》第1册第344页。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注》,载于《道藏》第17册第141至145页(李道纯注)、第143至164页(无名氏注)、第166页(王元晖注)、第175页(侯善渊注)及第182页(杜光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