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2月13日 (五) 11:44的版本 (新页面: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撰者不明。從目前發現的最早注本出於唐末五代的杜光庭推測,它大約成書於...)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撰者不明。从目前发现的最早注本出于唐末五代的杜光庭推测,它大约成书于唐代。《清静经》篇幅短小,只有391字,但对后世道教教理的发展颇有影响。特别是全真道派,对此更加重视。现存于《正统道藏》中的注解,大部分为全真道士所作。在全真派早晚功课中,也必诵此经。其经教人遣欲清心,对当代人调节心理状态,也有参考价值。

《清静经》分上下两章,上章言好清静则得道,下章说务贪求而沉苦海,经后有葛仙翁、左玄真人和正一真人三篇赞语,学术界多认为赞语是托名之作。全经以“清静”二字为主要宗旨。认为大道无形、无名、无情,但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性本清本静,而且“人性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然而,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回到清静的本性,根本在于“遣欲”。遣欲的办法,是内观于心,见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所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心、形、物三者既无,那就到了能观空,且悟到空无其空的境界。进一步悟到“无其空”的“无”也一并遣尽,那才达到湛然常寂的境界,欲便不生;欲既不生,便是真静。真静应物,便能真常得性,常应常静,便达到常清静的境界,从此渐入真道,以至于得道。下章分析众人之所以不得真道,因为有妄心(不合大道和人之本性的虚妄之心),所以由之惊其神,著于物,因之生出贪求,有了贪求,便生烦恼,以至流浪于生死轮回之中。只有悟得真道,才能得道,臻于常清静之境。

参考资料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抄经》,载于《道藏》第1册第344页。 2.《太上老君说常清静注》,载于《道藏》第17册第141至145页(李道纯注)、第143至164页(无名氏注)、第166页(王元晖注)、第175页(侯善渊注)及第182页(杜光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