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09年2月13日 (五) 11:44的版本 (新页面: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撰者不明。從目前發現的最早注本出於唐末五代的杜光庭推測,它大約成書於...)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撰者不明。從目前發現的最早注本出於唐末五代的杜光庭推測,它大約成書於唐代。《清靜經》篇幅短小,只有391字,但對後世道教教理的發展頗有影響。特別是全真道派,對此更加重視。現存於《正統道藏》中的註解,大部分為全真道士所作。在全真派早晚功課中,也必誦此經。其經教人遣欲清心,對當代人調節心理狀態,也有參考價值。

《清靜經》分上下兩章,上章言好清靜則得道,下章說務貪求而沉苦海,經後有葛仙翁、左玄真人和正一真人三篇贊語,學術界多認為贊語是託名之作。全經以「清靜」二字為主要宗旨。認為大道無形、無名、無情,但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人性本清本靜,而且「人性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然而,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回到清靜的本性,根本在於「遣欲」。遣欲的辦法,是內觀於心,見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所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心、形、物三者既無,那就到了能觀空,且悟到空無其空的境界。進一步悟到「無其空」的「無」也一併遣盡,那才達到湛然常寂的境界,欲便不生;欲既不生,便是真靜。真靜應物,便能真常得性,常應常靜,便達到常清靜的境界,從此漸入真道,以至於得道。下章分析眾人之所以不得真道,因為有妄心(不合大道和人之本性的虛妄之心),所以由之驚其神,著於物,因之生出貪求,有了貪求,便生煩惱,以至流浪於生死輪迴之中。只有悟得真道,才能得道,臻於常清靜之境。

參考資料

1.《太上老君說常清靜抄經》,載於《道藏》第1冊第344頁。 2.《太上老君說常清靜註》,載於《道藏》第17冊第141至145頁(李道純註)、第143至164頁(無名氏註)、第166頁(王元暉註)、第175頁(侯善淵註)及第182頁(杜光庭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