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上海嘉定城隍庙

Admin讨论 | 贡献2010年10月26日 (二) 20:42的版本 (創建新頁面為 ''''嘉定城隍廟'''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東街,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年-1224年),主奉嘉定城隍。 ==歷史== 明代洪武三年,知...')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嘉定城隍庙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东街,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主奉嘉定城隍

历史

明代洪武三年,知县胡永安将庙从富安坊迁建今址。天顺二年(1458年)、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天启四年(1624年),均修葺扩建。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寝宫、校籍堂及两掖楼。雍正四年(1726年),徽州盐商汪伦捐献私家花园(今秋霞圃)作为庙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乡绅沈氏也将沈氏花园捐献给该庙,两园合并,更添建即山亭、迎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轩、花神殿、有物皆春等亭楼建筑,由此庙基从原来的4.92亩,扩充到20馀亩。

庙内祀奉城隍和道教的最高神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该庙香火鼎盛。每逢清明、农历七月半和每月的初一、十五,庙堂香烟缭绕,戏台演唱戏文,庙市商贩云集,吸引无数香客从太仓、昆山、青浦、宝山等地前来进香,热闹非凡。清代钱大昕有诗称:

刺眼繁花细细开,陌头女伴踏歌来。
烧香才罢游园去,延绿轩前白相回。

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盛况。

咸丰十年(1860年),庙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知县汪福安重建大门和二堂。光绪二年,重新修建,添建了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等园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庙又遭战火损坏。上海沦陷,城隍庙为日军盘踞,改作军医院。抗战胜利后,恢复道观宗教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0年,嘉定城隍庙由嘉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嘉定县政府对城隍庙大殿和寝宫进行修葺。1987年,改为嘉定县博物馆。

建筑

嘉定城隍庙在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在的建筑和装饰均大多数是晚清所建,但保持明代风格。大殿高14米,宽20米,深46米,与二寝宫连在一起,呈工字形,面积500多平方米。殿前石狮,凉亭等物,还是明代初建时原物。该庙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城隍祠记》石碑,今存秋霞圃碑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