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主要作者为战国时期的屈原。因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其体裁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名为《楚辞》。《楚辞》的篇目主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楚人宋玉〈九辩〉,景差〈大招〉,西汉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等。所收作品以屈原为主,其馀各篇也都是继承屈赋形式。《楚辞》最著名的作品是〈离骚〉,这首近二千五百字的长诗,倾诉对楚国命运的关切,对王室昏庸、权贵误国的愤懑,表述了内心决意抗争的高洁情操。〈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神话传说等许多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充满了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九歌〉吸收民间祭祀乐歌的素材,诗中塑造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等神灵形象。《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是历史上较好的注本。

参考文献

  1. 聂石樵注:《楚辞新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