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9年6月27日 (四) 00:1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遣唐使''',日本派遣至我國唐朝的使節。西元630-895年間,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十多次派出使節。使團成員...”)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遣唐使,日本派遣至我国唐朝的使节。西元630-895年间,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十多次派出使节。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遣唐使初期,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有教育制度、礼仪、历法、节令、习俗等内容。中期是极盛时期,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航线大多是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学习。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学习唐诗汉文,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此外,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融为日本民族文化,甚至包括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后期渐衰,此时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也减少成一、二年。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