箄子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9年5月30日 (四) 14:01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箄子''',「箄」字有多義,一為竹制的捕魚用具(讀bēi),一為縛竹、木成排的渡河用具(讀pái),一為籠(讀bǐ)。「...”)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箄子,“箄”字有多义,一为竹制的捕鱼用具(读bēi),一为缚竹、木成排的渡河用具(读pái),一为笼(读bǐ)。“箄子”则一般用来指竹、木制成的细长之物,如元人齐德之《外科精义》卷上言“十香膏”之制作方法曰:“油沸下丹,用湿柳枝作箄子,不住搅熬一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则成也。”从中可知“箄子”乃用柳枝制成的搅拌之器物。南宋张孝祥《于湖集》卷二十五有〈请无著住资寿就报恩开堂䟽〉,其中有无著禅师“洗涤诸方五味,吞扬岐之栗棘蓬,降伏一切群魔,用妙喜之竹箄子”之言,由此可知当时佛道教人士亦用竹制之箄子来降妖伏魔。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
  2. 南宋‧张孝祥:《于湖集》卷二十五,《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