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法服科戒文”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三洞法服科戒文》,唐張萬福撰。一卷。記載道教服飾制,認為衣服為身之章,依稟受品次不同,各有科儀,凡九等;道士修行,當須持奉...)
 
第5行: 第5行: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99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99頁。
 
[[Category:道教經典]]
 
[[Category:道教經典]]
 +
[[en: Rules for the Use of the Ritual Robe of the Three Grottoes]]

2009年7月3日 (五) 16:46的版本

《三洞法服科戒文》,唐张万福撰。一卷。记载道教服饰制,认为衣服为身之章,依禀受品次不同,各有科仪,凡九等;道士修行,当须持奉三洞经戒,依此制服,不得混杂。道冠道服都有特定内涵,如“冠”含义为“观”,内观于身,结大福缘,制断六情,虚心静虑,念念至诚,克登道果;外观于物,恶非我有,妄生贪著,惑乱我心,当须观妙,常使无欲。道士应经常备其法服,整饰形容,勿使非人犯法服,并制定了关于法服的四十六条禁忌,违反这些科戒,就将受相应的惩罚。为研究唐代道教服饰制度的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

参考资料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288至290页。
  2.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