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道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REDIRECT [[香港 文大學道教文化 研究中心]]
+
{{Book
 +
|name=了解道教
 +
|author=黎志添
 +
|publisher=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
 +
|series=開方講堂系列
 +
|isbn= 9789620441578
 +
}}
 +
'''《了解道教》'''是黎志添有關道教知識的入門作品,由香港三聯書店於2017年出版,為該出版社開方講堂系列的叢書之一。全書共分為5章,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勾勒出一條了解道教的線索,好讓讀者能從哲學、抽象與及宗教、具象這兩個層面來認識道教。
 +
==內容簡介==
 +
在中國社會,道教歷來具有廣泛的精神影響力,並滲透至社會各個階層,形成獨特的中國本土宗教文化特色。道教對中國人來說,不是一個已逝去的傳統宗教信仰;反之,它豐富的宗教習俗和生命智慧依然構成當今大多數中國民眾的信仰內容,並成為可依靠的精神力量。然而,由於道教蘊涵中國兩千多年的宗教傳統,又涉及龐雜多樣的經籍、[[儀式]]、[[符咒]]、[[修煉]]和道派,且在其歷史發展中又結合了中國地方社會多元複雜的宗教文化和習俗,逐造成道教文化與今天學校教育體系完全脫節、年輕一輩對道教存有誤解等情況。
 +
 
 +
內容方面,第一章以[[ 宮觀]]和宮觀道士為核心來介紹道教信仰的傳播;接續的第二章為道教所信仰的「道」之真意的詳解。而第三章則談及道教在地方社會的生存狀態、道教的廟宇化與及廟宇的道教化,以說明地方[[火居道士]]與民間習俗、宗教生活有著甚為密切的關係。其後的第四章主要介紹的是在家信眾組織的道堂。進入第五章,作者以道教對死者的救濟作為切入點,逐討論道教的生死觀,解說道教儀式與民眾生活的緊密關係,並分析其宗教信仰如何體現於[[科儀]]的實踐中。最後,全書以「重新提煉道教傳統信仰,發掘其對當代精神文明的貢獻為重建道教文化之首要」作總結。
 +
==目錄==
 +
*序言
 +
*第一章:如何了解道教? — 道教起源及歷史發展
 +
**第一節 道教在近現代中國的興衰
 +
**第二節 「習俗化」的道教信仰
 +
**第三節 道教信仰與文化的七種載體
 +
***一、道觀
 +
***二、道士:[[正一派]](俗世[[火居]])[[與全真教]](叢林出家)
 +
***三、科儀
 +
***四、[[扶乩]]道壇
 +
***五、性命修煉(內丹)
 +
***六、道教神祇
 +
***七、《道藏》
 +
*第二章:「道」與道派
 +
**第一節 道是甚麼?
 +
***一、「道」、「道氣」與宇宙萬物的生成關係
 +
***二、道與個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生生不息之道
 +
**第二節 老子與道德經
 +
***一、《道德經》
 +
***二、老子與太上老君
 +
***三、國家化的老子祭祀與全國老君廟的建立
 +
**第三節 道派之一:天師正一派
 +
***一、正一派的源流與東漢[[天師道]]的形成
 +
***二、宋代道教與地方廟宇的發展
 +
***三、明清時期的[[張天師]]
 +
**第四節 道派之二:全真教與[[龍門派]]
 +
***一、全真教的歷史起源
 +
***二、清代全真龍門派的發展:以廣東為例
 +
**結語
 +
*第三章:道教神明、儀式與地方廟宇祭祀'''
 +
**第一節 道觀與地方廟宇
 +
**第二節 道教神明信仰
 +
**第三節 道教的「先天神」
 +
**第四節 地方廟宇的道教化
 +
**第五節 民間廟宇的道教神明祭拜
 +
**第六節 道教科儀與中國民俗生活的關係:以打齋道場及[[太平清醮]]為例
 +
**結語 複合的中國宗教習俗
 +
*第四章:在家信眾的道教傳統:呂祖道壇與扶乩信仰'''
 +
**第一節 宮觀道教、[[火居道士]]與在家信眾的道教傳統
 +
**第二節 [[扶乩]]與道教
 +
***一、扶乩
 +
***二、扶乩與道教
 +
***三、 香港 道教的扶乩傳統及其源流
 +
**第三節 呂祖信仰與扶乩
 +
***一、呂祖信仰緣起
 +
***二、從呂洞賓到呂祖
 +
***三、清代扶乩道壇的呂祖信仰及四種《[[呂祖全書]]》
 +
**第四節 推動清代呂祖信仰的扶壇與嘉慶《[[道藏輯要]]》
 +
***一、涵三宮
 +
***二、覺源壇
 +
***三、《道藏輯要》
 +
***四、清代 人道教傳統
 +
***五、香港的在家善信祖成的呂祖扶乩道堂及[[呂祖懺│九天 羅玉都師相呂聖真君無極寶懺]]
 +
**結語
 +
*第五章:道教的生死觀—「既知生,復知死」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中國宗教信仰基本的象徵符號:鬼魂
 +
**第三節 儒家喪禮
 +
**第四節 道教對死亡的終極關懷:度亡
 +
**第五節 香港殯儀館與道教正一齋儀
 +
**第六節 道教打齋儀式背後對亡魂在幽冥地獄的處境想像:齋儀神
 +
***一、冥途之旅
 +
***二、死魂在冥界的罪罰處境
 +
***三、罪過的由來
 +
***四、祖先及子孫的罪謫
 +
***五、陰陽兩界互通
 +
***六、死魂注連:陰不安、陽不樂
 +
***七、解罪
 +
***八、懺謝罪愆、與道契合
 +
**結語 道教拔度亡魂的目標—「無冤結」的理相
 +
*後跋 如何進一步了解 道教文化
 +
*附錄
 +
**香港蓬瀛仙館導賞
 +
**《了解道教》延伸閱讀書籍目錄
 +
[[Category:2017年道教書籍]]

2017年8月20日 (日) 08:58的版本

了解道教

9789620441578.jpg

作者:黎志添
系列:开方讲堂系列
出版:香港:三联书店,2017年。
书号:9789620441578
 

《了解道教》是黎志添有关道教知识的入门作品,由香港三联书店于2017年出版,为该出版社开方讲堂系列的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为5章,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勾勒出一条了解道教的线索,好让读者能从哲学、抽象与及宗教、具象这两个层面来认识道教。

内容简介

在中国社会,道教历来具有广泛的精神影响力,并渗透至社会各个阶层,形成独特的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特色。道教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已逝去的传统宗教信仰;反之,它丰富的宗教习俗和生命智慧依然构成当今大多数中国民众的信仰内容,并成为可依靠的精神力量。然而,由于道教蕴涵中国两千多年的宗教传统,又涉及庞杂多样的经籍、仪式符咒修炼和道派,且在其历史发展中又结合了中国地方社会多元复杂的宗教文化和习俗,逐造成道教文化与今天学校教育体系完全脱节、年轻一辈对道教存有误解等情况。

内容方面,第一章以宫观和宫观道士为核心来介绍道教信仰的传播;接续的第二章为道教所信仰的“道”之真意的详解。而第三章则谈及道教在地方社会的生存状态、道教的庙宇化与及庙宇的道教化,以说明地方火居道士与民间习俗、宗教生活有著甚为密切的关系。其后的第四章主要介绍的是在家信众组织的道堂。进入第五章,作者以道教对死者的救济作为切入点,逐讨论道教的生死观,解说道教仪式与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并分析其宗教信仰如何体现于科仪的实践中。最后,全书以“重新提炼道教传统信仰,发掘其对当代精神文明的贡献为重建道教文化之首要”作总结。

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如何了解道教? — 道教起源及历史发展
    • 第一节 道教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衰
    • 第二节 “习俗化”的道教信仰
    • 第三节 道教信仰与文化的七种载体
      • 一、道观
      • 二、道士:正一派(俗世火居与全真教(丛林出家)
      • 三、科仪
      • 四、扶乩道坛
      • 五、性命修炼(内丹)
      • 六、道教神祇
      • 七、《道藏》
  • 第二章:“道”与道派
    • 第一节 道是甚么?
      • 一、“道”、“道气”与宇宙万物的生成关系
      • 二、道与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生生不息之道
    • 第二节 老子与道德经
      • 一、《道德经》
      • 二、老子与太上老君
      • 三、国家化的老子祭祀与全国老君庙的建立
    • 第三节 道派之一:天师正一派
      • 一、正一派的源流与东汉天师道的形成
      • 二、宋代道教与地方庙宇的发展
      • 三、明清时期的张天师
    • 第四节 道派之二:全真教与龙门派
      • 一、全真教的历史起源
      • 二、清代全真龙门派的发展:以广东为例
    • 结语
  • 第三章:道教神明、仪式与地方庙宇祭祀
    • 第一节 道观与地方庙宇
    • 第二节 道教神明信仰
    • 第三节 道教的“先天神”
    • 第四节 地方庙宇的道教化
    • 第五节 民间庙宇的道教神明祭拜
    • 第六节 道教科仪与中国民俗生活的关系:以打斋道场及太平清醮为例
    • 结语 复合的中国宗教习俗
  • 第四章:在家信众的道教传统:吕祖道坛与扶乩信仰
    • 第一节 宫观道教、火居道士与在家信众的道教传统
    • 第二节 扶乩与道教
      • 一、扶乩
      • 二、扶乩与道教
      • 三、香港道教的扶乩传统及其源流
    • 第三节 吕祖信仰与扶乩
      • 一、吕祖信仰缘起
      • 二、从吕洞宾到吕祖
      • 三、清代扶乩道坛的吕祖信仰及四种《吕祖全书
    • 第四节 推动清代吕祖信仰的扶坛与嘉庆《道藏辑要
    • 结语
  • 第五章:道教的生死观—“既知生,复知死”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国宗教信仰基本的象征符号:鬼魂
    • 第三节 儒家丧礼
    • 第四节 道教对死亡的终极关怀:度亡
    • 第五节 香港殡仪馆与道教正一斋仪
    • 第六节 道教打斋仪式背后对亡魂在幽冥地狱的处境想像:斋仪神学
      • 一、冥途之旅
      • 二、死魂在冥界的罪罚处境
      • 三、罪过的由来
      • 四、祖先及子孙的罪谪
      • 五、阴阳两界互通
      • 六、死魂注连:阴不安、阳不乐
      • 七、解罪
      • 八、忏谢罪愆、与道契合
    • 结语 道教拔度亡魂的目标—“无冤结”的理相
  • 后跋 如何进一步了解道教文化
  • 附录
    • 香港蓬瀛仙馆导赏
    • 《了解道教》延伸阅读书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