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1,530字节 、 2016年1月5日 (二) 15:58
无编辑摘要
#redirect'''道正司''',是宋元明清時期的道教管理機構。宋代有「管內道正」一職,如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張守真]]任鳳翔府管內道正。管內道正司設有道正、副道正,山門道正司則另有都監一職。元代在州設道正司,掌管道正司的是道正、道判。明代設管理道教的[[道錄司]],爲正六品衙門,設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靈、左右玄義。道錄司隸屬於禮部,衙門置在北京朝天宮。道錄司下轄各府道紀司,各州道正司,各縣道會司。《明史》卷七十五〈職官志〉〈道紀司〉條,記載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置道官:府道紀司設都紀一人,副都紀一人;州道正司設道正一人,縣道會司設道會一人。明代李元陽萬曆《雲南通志》卷五〈建設志〉,載永昌府騰越州有道正司道正一人。《清通考會典事例》記載清代的道官制度仍然沿襲明代,在京師設道錄司,有正一、演法、至靈、至義道官各二人;在各府屬設道紀司,各州屬設道正司,各縣屬設道會司,各自負責管理行政區域內的道教事物。由此,形成道錄司、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的各級道教管理機構,在這些道教管理機構任職的道官不領取俸祿,但是其官職得到政府的任命,並且各級道官都是由道士擔任的。==相關條目==*[[道錄司]]==參考文獻==#唐代劍:《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3)。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