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372字节 、 2019年6月27日 (四) 10:56
*'''第四篇〈人間世〉 ── 生當亂世,與人勿爭名,自晦其德,免惹麻煩。'''
*'''第五篇〈德充符〉 ── 德充於內,自應於外;不求外物,而外物自至,不求來歸,而人自來歸。'''
內容借殘畸之人的德行充足之事例,來破除歧視外形殘全的觀念,進而主張重視人的內在性。本篇分為六章,首章寫兀者王駘行不言之教,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心領神會,從而使其弟子與孔子相似,甚至孔子也要拜其為師。以此說明能夠守宗保師、把握事物的本質、把萬物看成一個不可分割整體的道理之重要性。第二章寫兀者申徒嘉與子產合堂求學養德,表現了有人形體雖殘缺而心智卻完善,有人形體雖完好而心智卻殘缺。第三章為兀者叔山無趾見孔子的故事。孔子蔽於形而不知德,見叔山遭刑致殘而歧視他,但叔山說他雖亡足,猶有尊足者存,並譴責孔子追求奇異幻怪之名聲,雖名聲聞於世而不知死生一如、是非平齊之理。第四章寫醜人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即一切變化都不足以攪亂他胸中的和諧,他可使內心平靜而不為外物所蕩。第五章通過闉跂支離無脤和大癭分別遊說衛靈公與齊桓公之事,說明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的道理。篇末一章,通過莊子與惠子關於人情的對話,批判了縱情肆欲、勞神焦思之類現象,希望人們不以個人好惡來傷害自身的本性,而要遮拔俗情,以體悟天地之大美。
*'''第六篇〈大宗師〉 ── 天地萬物所宗的道,人得而學,以道為師,故曰「大宗師」。'''
*'''第七篇〈應帝王〉 ── 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帝王無為而治。'''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