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神仙傳 晉[[葛洪]]撰。 道教神 傳記。 十卷。 據作 自序 此書成於 [[抱朴子]].內篇 之後。所錄 神仙八十四人, [[老子]] [[彭祖]] 外,其餘《[[ 列仙傳]] 》都未收,《[[ 漢魏叢書]] 》本又抄錄《[[ 太平廣記]] 》所引,增加為九十二人,收入《[[道 藏精華錄]]》 錄盧敖若士 期二人,共計九十四人。今人陳國符認為,現存十卷非全貌,佚文見於《[[ 三洞珠囊]] 》與《[[ 仙苑編珠]]》。<ref>見《道藏源 考》下冊 中華 局1963年版</ref>
+
{{dzindex
所錄神仙在歷代文藝作品中都有徵引 為研究道教神仙系統及道教與古代 藝的參考文獻 《[[ 正統 道藏]]》 未收
+
|書名=神仙傳         
 
+
|編著=葛洪
 +
|卷數=十卷
 +
|正統道藏分類=
 +
|正統道藏字號=
 +
|涵芬樓本冊數=
 +
|新文豐本冊數=
 +
|三家本冊數=
 +
|道藏提要編號=
 +
|中華道藏分類=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
|中華道藏冊數=45
 +
}}
 +
''' 神仙傳''' ,晉[[葛洪]]撰。 據葛洪自序稱:是書乃「抄集古之仙者見於 經、服食方及百家之書、先師之說、耆儒所論,以為 十卷 葛氏纂集是書,意在宣揚修道成仙 古已有之,論證神仙可學 不死可得。據梁肅 神仙傳論 、唐代《 神仙 傳》所載有一百九十人。今傳世《漢魏叢書》本僅九十二人,《四庫全書》本 八十四人, 皆非全帙。書中所述[[廣成子]]、[[老子]] [[彭祖]] [[ 河上公]] [[ 劉安]] [[ 李少君]] [[ ]] 諸人事蹟,較之《史記》、《漢書 記載多有 益。壺公 訓、劉根、[[ 左慈]] [[ 甘始]] 、封君達等人傳記則與《後漢書‧方術傳 相符 蓋葛洪撰述亦有所本, 傳既久 遂成故實。後世道 仙傳頗受此 影響 ,文 人小說詩詞亦多取材於是書 。《[[道藏 缺經目錄]]》 著錄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696頁。
+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9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92至193頁。
+
[[Category: 道藏缺經目錄]][[Category: 南北朝 道教 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9頁。
+
[[en: Shen Xian Zhuan]]
#朱越利:《 道教 要籍概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37至38頁。
 
 
 
==註釋==
 
<references/>
 
 
 
[[Category:神仙高道傳]]
 
[[en:Biographies of the Immortals]]
 

2013年9月27日 (五) 08:29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神仙傳
編  著:葛洪
卷  數:十卷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5冊
 

神仙傳,晉葛洪撰。據葛洪自序稱:是書乃「抄集古之仙者見於仙經、服食方及百家之書、先師之說、耆儒所論,以為十卷」。葛氏纂集是書,意在宣揚修道成仙者古已有之,論證神仙可學,不死可得。據梁肅《神仙傳論》、唐代《神仙傳》所載有一百九十人。今傳世《漢魏叢書》本僅九十二人,《四庫全書》本八十四人,皆非全帙。書中所述廣成子老子彭祖河上公劉安李少君張道陵諸人事蹟,較之《史記》、《漢書》記載多有增益。壺公、薊子訓、劉根、左慈甘始、封君達等人傳記則與《後漢書‧方術傳》相符。蓋葛洪撰述亦有所本,流傳既久,遂成故實。後世道書仙傳頗受此書影響,文人小說詩詞亦多取材於是書。《道藏缺經目錄》著錄。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