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祖師殿”的版本间的差异
(→參考資料)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1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祖師殿,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倉峰,背靠軒轅峰,面對白雲溪。古名「清都觀」、「洞天觀」、「真武宮」。始建於晉代。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殿內供奉[[真武大帝]]、[[東嶽大帝]]、[[呂洞賓]]及[[張三丰]]塑像。 | + | 祖師殿,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倉峰,背靠軒轅峰,面對白雲溪。古名「清都觀」、「洞天觀」、「真武宮」。始建於晉代。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殿內供奉[[真武大帝]]、[[東嶽大帝]]、[[呂洞賓]]及[[張三丰]] 等祖師 塑像。 |
據載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張愈、費元規等道士曾在此地隱居。現有相傳為杜光庭讀書處的讀書台。南宋陸遊《遊杜光庭讀書台》詩云:「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 | 據載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張愈、費元規等道士曾在此地隱居。現有相傳為杜光庭讀書處的讀書台。南宋陸遊《遊杜光庭讀書台》詩云:「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 | ||
− | 祖師殿附近有聞勝亭、問道亭。聞勝亭為馮玉祥所建。抗日戰爭期間,馮玉祥寓居於此,聞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為紀念。問道亭相傳是黃帝拜見仙人寧封子問道處。祖師殿後有薛昌浴丹池、雲松塔、軒轅台等古跡。 | + | 祖師殿附近有聞勝亭、問道亭。聞勝亭為馮玉祥所建。抗日戰爭期間,馮玉祥寓居於此,聞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為紀念。問道亭相傳是黃帝拜見仙人寧封子問道處。祖師殿後有薛昌浴丹池、雲松塔、軒轅台等古跡 。1982年,該殿被定為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第9行: | 第9行: | ||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612頁。 |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612頁。 | ||
− | [[Category:四川]] [[ | + | [[Category:四川 宮觀]] |
+ | [[en:Temple of the Highest Clarity (Dujiangyan, Sichuan)]] |
2015年12月6日 (日) 10:41的最新版本
祖師殿,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倉峰,背靠軒轅峰,面對白雲溪。古名「清都觀」、「洞天觀」、「真武宮」。始建於晉代。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殿內供奉真武大帝、東嶽大帝、呂洞賓及張三丰等祖師塑像。
據載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張愈、費元規等道士曾在此地隱居。現有相傳為杜光庭讀書處的讀書台。南宋陸遊《遊杜光庭讀書台》詩云:「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
祖師殿附近有聞勝亭、問道亭。聞勝亭為馮玉祥所建。抗日戰爭期間,馮玉祥寓居於此,聞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為紀念。問道亭相傳是黃帝拜見仙人寧封子問道處。祖師殿後有薛昌浴丹池、雲松塔、軒轅台等古跡。1982年,該殿被定為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1680頁。
-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6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