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派”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西派是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清咸豐年間李涵虛所創。李為四川樂山人,自稱於峨眉山呂洞賓張三丰,得丹法秘要,於咸豐六...)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西派是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清咸豐年間李涵虛所創。李為四川樂山人,自稱於[[峨眉山]]遇[[呂洞賓]]及[[張三丰]],得丹法秘要,於咸豐六年(1856年)成道。西派與[[東派]]同稱呂祖親傳而開派,於道統上自成一家。李整理了陸西星的《道緣匯錄》、《賓翁自記》為《海山仙跡》,並重訂《呂祖年譜》,以東派陸西星後身自居,並沿襲其丹法。但因李涵虛曾受張三丰丹法,將之與鍾呂道法匯合,故與東派又不全相同。他把性功分為九層煉心,又將命功分為四層,主張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陰陽雙修。李涵虛著有《三車秘旨》、《道竅談》、《九層煉心法》、《太上十三經》、《後天申述》、《文終經》等。
+
 西派是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清咸豐年間李涵虛所創。李為四川樂山人,自稱於[[峨眉山]]遇[[呂洞賓]]及[[張三丰]],得丹法秘要,於咸豐六年(1856年)成道。西派與[[東派]]同稱呂祖親傳而開派,於道統上自成一家。李整理了陸西星的《道緣匯錄》、《賓翁自記》為《海山仙跡》,並重訂《呂祖年譜》,以東派陸西星後身自居,並沿襲其丹法。但因李涵虛曾受張三丰丹法,將之與鍾呂道法匯合,故與東派又不全相同。他把性功分為九層煉心,又將命功分為四層,主張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陰陽雙修。李涵虛著有《[[ 三車秘旨]] 》、《道竅談》、《九層煉心法》、《太上十三經》、《後天申述》、《文終經》等。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四卷,第344至360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四卷,第344至360頁。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9至120頁。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9至120頁。
 +
[[Category:道教宗派]]
 +
[[en:The Western Sect]]

2009年7月3日 (五) 16:41的最新版本

西派是道教內丹功法的一派,清咸豐年間李涵虛所創。李為四川樂山人,自稱於峨眉山呂洞賓張三丰,得丹法秘要,於咸豐六年(1856年)成道。西派與東派同稱呂祖親傳而開派,於道統上自成一家。李整理了陸西星的《道緣匯錄》、《賓翁自記》為《海山仙跡》,並重訂《呂祖年譜》,以東派陸西星後身自居,並沿襲其丹法。但因李涵虛曾受張三丰丹法,將之與鍾呂道法匯合,故與東派又不全相同。他把性功分為九層煉心,又將命功分為四層,主張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陰陽雙修。李涵虛著有《三車秘旨》、《道竅談》、《九層煉心法》、《太上十三經》、《後天申述》、《文終經》等。

參考資料

  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四卷,第344至360頁。
  2.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9至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