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__NOTOC__ {{Newsbymonth |content= }} Category:2011年')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Newsbymonth
 
{{Newsbymonth
 
|content=
 
|content=
 +
==高雄小港龍后宮迎來泰山碧霞祠分身==
 +
*6月19日,高雄市小港區龍后宮舉行[[碧霞元君]]神像開光儀式。去年[[泰山碧霞祠]]管理委員會許諾要向小港龍后宮贈送一尊碧霞元君聖像,此次泰山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局長白建新、泰山碧霞祠管委會主任霍德忠便即親送聖像來台。這次開光沿用傳統儀式,加上少有在戶外進行,因此吸引不少台灣信徒圍觀。[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29767 人間福報]
 +
<br style="clear:both;">
 +
==房山聖蓮山大型老子像揭幕==
 +
*6月18日,北京[[房山聖蓮山]]舉辦老子文化節開幕暨大型[[老子]]像揭幕儀式。聖蓮山所在的史家營鄉地處房山深山區,屬太行山系白花山脈,曾是北京市重點產煤地。自2005年以來該鄉大量關閉煤礦及非煤礦山,在2010年徹底退出煤炭產業後,深入挖掘生態資源,計劃把聖蓮山發展為道教道教觀光聖地和旅遊休閒、健康養生基地。
 +
*活動上揭幕的聖蓮山老子像號稱「中國老子第一像」,造型以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像為基礎,經過再創作,用現代工藝塑造而成。雕塑分為基座與老子像兩部分,整體高57米,象徵《[[道德經]]》五千七百字;座基刻《道德經》全文,高18米,為重九之和,八十一之逆數;老子像高39米,象徵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教九流」均從老子哲學中獲益,又取吉祥成語「三多九如」之意。
 +
*據介紹,文化節將在7月和8月舉行道德聖火傳遞活動、道教學院揭牌、玉皇廟開光法會、老子思想講壇、道家養生講座等多項文化活動。[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6/18/c_121553246.htm 新華網][http://www.ce.cn/xwzx/gnsz/zg/201106/18/t20110618_22487695.shtml 中國經濟網]
 +
[[File:News_20110618b.jpg|250px|thumb|left]][[File:News_20110618a.jpg|250px|thumb|none]]
 +
<br style="clear:both;">
 +
==台灣寺廟道教占近八成==
 +
*6月18日,台灣民政部門公佈至2010年底當地登記有案之寺廟教堂數目合計有15,211座,較2009年底增加了116座,近10年來計則增加2,678座。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的寺廟教堂密度相當高,平均每鄉鎮市區有41座寺廟或教會(堂),顯示出台灣包容多元宗教的文化特性。
 +
*在15,211座寺廟教堂中,寺廟和教堂分別計1萬1,875座和3,336座。寺廟中道教寺廟占78.3%最多,佛教寺廟占19.6%次之,近10年來計增加2,438座。教堂中基督教占76.5%最多,天主教占22.2%次之,近10年來計增加240座。就各宗教的分布情形來看,由於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的寺廟數合計逾總寺廟數的三成,而臺北市、高雄市及花蓮縣的教會或教堂數量也超過全國總教會或教堂數量的三成,足見不同信仰似乎有不同的發展傾向,佛教、道教在南部較為興盛,基督教及天主教則以北部及東部較為盛行。[http://udn.com/NEWS/LIFE/BREAKINGNEWS9/6406217.shtml 聯合新聞網]
 +
<br style="clear:both;">
 +
==國際道教論壇將於十月在南嶽舉行==
 +
*6月15日,[[國際道教論壇]]籌備工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在湖南長沙舉行。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道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國際道教論壇將於今年10月下旬在湖南省[[南嶽]]衡山舉辦。這次論壇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揚道教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揮道教在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增進內地與香港、臺灣、澳門道教界的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外道教界、學者和研究機構等的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共建和諧世界。[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5/c_121540825.htm 新華網]
 +
<br style="clear:both;">
 +
==道樂、醮會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項目==
 +
*6月11日,國務院公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當中包括[[浙江省平陽縣東嶽觀道教音樂]]、[[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香港長洲太平清醮]]、香港[[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等等。[http://www.gov.cn/zwgk/2011-06/09/content_1880635.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
<br style="clear:both;">
 +
==河北省道教界舉行祈祥納福音樂晚會==
 +
*6月5日,[[河北省道教協會]]在石家莊市河北會堂舉行「神州和音:河北道教界祈祥納福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音樂晚會」。晚會在合奏《柳瑤金》中拉開帷幕,該曲目是一首著名的道家音樂曲牌,抒發了一種喜氣洋洋的情緒,給人們以美好的祝福;著名民間音樂家、道士阿炳作曲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三弦獨奏《大浪淘沙》,旋律委婉流暢,其表現出的如泣如訴、由悲憤至抗爭的不屈精神,及對光明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強烈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古琴獨奏《流水》,嘹亮疏闊,滌情蕩志,發人幽思。[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e.xinhuanet.com/news/2011-06/06/content_22941743.htm 新華網河北頻道]
 +
<br style="clear:both;">
 +
==保利拍賣過雲樓藏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
 +
*[[File:Ge hong moving his residence (Guoyunlou Collection) by wang meng.jpg|200px|thumb|right|稚川移居圖]]6月4日,北京保利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拍賣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稚川移居」是常見的道教畫題,描繪東晉道士[[葛洪]](葛稚川)晚年攜妻子鮑姑和家眷移居廣東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元代王蒙共畫了兩幅《稚川移居圖》,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即今次拍賣昔日蘇州顧氏過雲樓的藏品,據介紹前者是其早年作品,尺幅較大、設色較重,後者則是晚年創作的精品,圖上有韓性、倪瓚、陶復初、陳則等與王蒙同時或稍後的7位名人的題詩,以及明代收藏家項元汴等近20餘枚收藏印,極為珍罕難得。
 +
 +
*這幅《稚川移居圖》是過雲樓舊藏並收入《過雲樓書畫續記》。蘇州顧氏過雲樓是晚清民國歷史上有名的收藏世家。1960年代過雲樓藏品被查抄後,此畫作的下落一度杳無音訊。1977年,上海博物館書畫鑑定專家鄭為、承明世、鍾銀蘭在蘇州博物館重新發現此畫。三位專家為該畫能入藏上海博物館而積極奔走,但其後該畫已經被發還過雲樓顧氏後裔,現為過雲樓第五代顧篤瑄所有。[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1-05/29/content_22885106.htm 新浪網江蘇頻道]
 +
<br style="clear:both;">
 +
==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File:News_20110603.jpg|250px|thumb|right|長州太平清醮中的平安包]]6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列入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個項目皆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
 +
*長洲太平清醮是當地居民祈求北帝賜福消災的儀式,已傳承了百多年。據島民相傳,清代晚期,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亡枕藉。為求消災,居民延請高僧和[[喃嘸]],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綏靖遊行街道,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島民每年皆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保境平安。
 +
*盂蘭勝會,兼具道教[[中元普度]]和佛教盂蘭盆會的傳統。香港的潮籍人士約120萬人,他們積極傳承潮汕的人文風俗。每年一度歷時一個月的中元節,旅港潮人均舉辦盂蘭勝會,於農歷七月初一起舉行,直至七月底止,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包括鬼門關、燒街衣、盂蘭節忌諱、盂蘭節神功戲、大士王、平安米、福物競投等。
 +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有關項目具有鮮明特色和文化價值,在現代化都市中,仍能在地區社群內世代傳承,並繼續發揮凝聚社區的功能,實在難能可貴;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顯示它們的文化價值得到肯定和認同。他說,政府繼續致力保存和推廣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鼓勵民間參與,令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當局正就全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預計2012年完成,屆時可根據普查資料制訂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有助制訂更全面的具體保護措施。[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health/html/2011/06/20110603_170129.shtml?pickList=tick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br style="clear:both;">
 +
==兩段《富春山居圖》360年來首次合璧==
 +
*[[File:News_20110602.jpg|250px|thumb|right]]6月2日至9月5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年度大展「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元代全真道士[[黃公望]](1269-1354)被譽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富春山居圖]]》是他晚年的精心傑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曠世名蹟。可惜又可幸的是,清代順治七年(1650年)時其收藏者吳洪裕在臨終之際,以此卷火殉,雖然經家人救出,但是已經被燒成兩段。後人稱前段短者為《剩山圖卷》,今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段長者為《無用師卷》,舊藏清宮,今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這次特展最具話題性的,就是浙江省博物館同意出借《剩山圖》來台,使兩卷瑰寶在分隔360年後首次合璧。
 +
*這次特展分為兩期,第一期(6月2日至7月31日)除了同時展出《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外,另規劃「黃公望的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等單元,第二期(8月2日至9月5日)為「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等單元。為充實展覽內容,向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以及台北私人收藏,商借黃公望其他傳世書畫遺蹟及《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共同參與展出,以呈現黃公望藝術及其影響的全貌,提供觀眾對於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所啟發的文人畫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http://www.npm.gov.tw/zh-tw/visiting/exhibit/exhibit_02.htm?docno=720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
<br style="clear:both;">
 
}}
 
}}
 
[[Category:2011年]]
 
[[Category:2011年]]

2011年7月17日 (日) 22:21的最新版本

本月新聞

高雄小港龍后宮迎來泰山碧霞祠分身

  • 6月19日,高雄市小港區龍后宮舉行碧霞元君神像開光儀式。去年泰山碧霞祠管理委員會許諾要向小港龍后宮贈送一尊碧霞元君聖像,此次泰山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局長白建新、泰山碧霞祠管委會主任霍德忠便即親送聖像來台。這次開光沿用傳統儀式,加上少有在戶外進行,因此吸引不少台灣信徒圍觀。人間福報


房山聖蓮山大型老子像揭幕

  • 6月18日,北京房山聖蓮山舉辦老子文化節開幕暨大型老子像揭幕儀式。聖蓮山所在的史家營鄉地處房山深山區,屬太行山系白花山脈,曾是北京市重點產煤地。自2005年以來該鄉大量關閉煤礦及非煤礦山,在2010年徹底退出煤炭產業後,深入挖掘生態資源,計劃把聖蓮山發展為道教道教觀光聖地和旅遊休閒、健康養生基地。
  • 活動上揭幕的聖蓮山老子像號稱「中國老子第一像」,造型以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像為基礎,經過再創作,用現代工藝塑造而成。雕塑分為基座與老子像兩部分,整體高57米,象徵《道德經》五千七百字;座基刻《道德經》全文,高18米,為重九之和,八十一之逆數;老子像高39米,象徵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三教九流」均從老子哲學中獲益,又取吉祥成語「三多九如」之意。
  • 據介紹,文化節將在7月和8月舉行道德聖火傳遞活動、道教學院揭牌、玉皇廟開光法會、老子思想講壇、道家養生講座等多項文化活動。新華網中國經濟網
News 20110618b.jpg
News 20110618a.jpg


台灣寺廟道教占近八成

  • 6月18日,台灣民政部門公佈至2010年底當地登記有案之寺廟教堂數目合計有15,211座,較2009年底增加了116座,近10年來計則增加2,678座。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台灣的寺廟教堂密度相當高,平均每鄉鎮市區有41座寺廟或教會(堂),顯示出台灣包容多元宗教的文化特性。
  • 在15,211座寺廟教堂中,寺廟和教堂分別計1萬1,875座和3,336座。寺廟中道教寺廟占78.3%最多,佛教寺廟占19.6%次之,近10年來計增加2,438座。教堂中基督教占76.5%最多,天主教占22.2%次之,近10年來計增加240座。就各宗教的分布情形來看,由於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的寺廟數合計逾總寺廟數的三成,而臺北市、高雄市及花蓮縣的教會或教堂數量也超過全國總教會或教堂數量的三成,足見不同信仰似乎有不同的發展傾向,佛教、道教在南部較為興盛,基督教及天主教則以北部及東部較為盛行。聯合新聞網


國際道教論壇將於十月在南嶽舉行

  • 6月15日,國際道教論壇籌備工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在湖南長沙舉行。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道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國際道教論壇將於今年10月下旬在湖南省南嶽衡山舉辦。這次論壇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揚道教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揮道教在促進社會和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增進內地與香港、臺灣、澳門道教界的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外道教界、學者和研究機構等的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共建和諧世界。新華網


道樂、醮會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項目


河北省道教界舉行祈祥納福音樂晚會

  • 6月5日,河北省道教協會在石家莊市河北會堂舉行「神州和音:河北道教界祈祥納福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音樂晚會」。晚會在合奏《柳瑤金》中拉開帷幕,該曲目是一首著名的道家音樂曲牌,抒發了一種喜氣洋洋的情緒,給人們以美好的祝福;著名民間音樂家、道士阿炳作曲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三弦獨奏《大浪淘沙》,旋律委婉流暢,其表現出的如泣如訴、由悲憤至抗爭的不屈精神,及對光明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強烈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古琴獨奏《流水》,嘹亮疏闊,滌情蕩志,發人幽思。新華網河北頻道


保利拍賣過雲樓藏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

  • 稚川移居圖
    6月4日,北京保利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拍賣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稚川移居」是常見的道教畫題,描繪東晉道士葛洪(葛稚川)晚年攜妻子鮑姑和家眷移居廣東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元代王蒙共畫了兩幅《稚川移居圖》,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即今次拍賣昔日蘇州顧氏過雲樓的藏品,據介紹前者是其早年作品,尺幅較大、設色較重,後者則是晚年創作的精品,圖上有韓性、倪瓚、陶復初、陳則等與王蒙同時或稍後的7位名人的題詩,以及明代收藏家項元汴等近20餘枚收藏印,極為珍罕難得。
  • 這幅《稚川移居圖》是過雲樓舊藏並收入《過雲樓書畫續記》。蘇州顧氏過雲樓是晚清民國歷史上有名的收藏世家。1960年代過雲樓藏品被查抄後,此畫作的下落一度杳無音訊。1977年,上海博物館書畫鑑定專家鄭為、承明世、鍾銀蘭在蘇州博物館重新發現此畫。三位專家為該畫能入藏上海博物館而積極奔走,但其後該畫已經被發還過雲樓顧氏後裔,現為過雲樓第五代顧篤瑄所有。新浪網江蘇頻道


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長州太平清醮中的平安包
    6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長洲太平清醮、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列入第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個項目皆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類別。
  • 長洲太平清醮是當地居民祈求北帝賜福消災的儀式,已傳承了百多年。據島民相傳,清代晚期,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亡枕藉。為求消災,居民延請高僧和喃嘸,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綏靖遊行街道,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島民每年皆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保境平安。
  • 盂蘭勝會,兼具道教中元普度和佛教盂蘭盆會的傳統。香港的潮籍人士約120萬人,他們積極傳承潮汕的人文風俗。每年一度歷時一個月的中元節,旅港潮人均舉辦盂蘭勝會,於農歷七月初一起舉行,直至七月底止,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活動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包括鬼門關、燒街衣、盂蘭節忌諱、盂蘭節神功戲、大士王、平安米、福物競投等。
  •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有關項目具有鮮明特色和文化價值,在現代化都市中,仍能在地區社群內世代傳承,並繼續發揮凝聚社區的功能,實在難能可貴;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顯示它們的文化價值得到肯定和認同。他說,政府繼續致力保存和推廣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鼓勵民間參與,令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當局正就全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預計2012年完成,屆時可根據普查資料制訂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有助制訂更全面的具體保護措施。香港政府新聞網


兩段《富春山居圖》360年來首次合璧

  • News 20110602.jpg
    6月2日至9月5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行年度大展「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元代全真道士黃公望(1269-1354)被譽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富春山居圖》是他晚年的精心傑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曠世名蹟。可惜又可幸的是,清代順治七年(1650年)時其收藏者吳洪裕在臨終之際,以此卷火殉,雖然經家人救出,但是已經被燒成兩段。後人稱前段短者為《剩山圖卷》,今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段長者為《無用師卷》,舊藏清宮,今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這次特展最具話題性的,就是浙江省博物館同意出借《剩山圖》來台,使兩卷瑰寶在分隔360年後首次合璧。
  • 這次特展分為兩期,第一期(6月2日至7月31日)除了同時展出《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外,另規劃「黃公望的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等單元,第二期(8月2日至9月5日)為「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等單元。為充實展覽內容,向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以及台北私人收藏,商借黃公望其他傳世書畫遺蹟及《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共同參與展出,以呈現黃公望藝術及其影響的全貌,提供觀眾對於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所啟發的文人畫精神有更深刻的認識。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新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