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城隍廟”的版本间的差异
(創建新頁面為 '{{temple |name=上海朱家角城隍廟 |image name=Zhujiajiao city god temple (Shanghai) 01.jpg |width=300px |deity=青浦城隍 |sect= |built=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 |
小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6行: | 第6行: | ||
|sect= | |sect= | ||
|built=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 |built=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 ||
− | |address=上海市浦 | + | |address=上海市 青 浦區 朱家角 鎮 |
|}} | |}} | ||
'''朱家角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是[[上海青浦城隍廟|青浦縣城隍廟]]的別廟,故又稱青浦城隍行宮,主奉青蒲城隍沈恩。 | '''朱家角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是[[上海青浦城隍廟|青浦縣城隍廟]]的別廟,故又稱青浦城隍行宮,主奉青蒲城隍沈恩。 | ||
第13行: | 第13行: | ||
民國時期,道士無力整修,亭台樓閣、假山池溪大多荒坍無存,只有頭門、戲台、大殿和兩廡主體建築保留。解放以後,屢加整修。1986年11月,由青浦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大修。1993年8月,第一期修復工程完成並對外開放。 | 民國時期,道士無力整修,亭台樓閣、假山池溪大多荒坍無存,只有頭門、戲台、大殿和兩廡主體建築保留。解放以後,屢加整修。1986年11月,由青浦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大修。1993年8月,第一期修復工程完成並對外開放。 | ||
+ | |||
+ | [[File:Zhujiajiao city god temple (Shanghai) 02.jpg|thumb|left|200px|戲台]] | ||
+ | |||
<br style="clear:both;"> | <br style="clear:both;">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2010年10月26日 (二) 23:13的最新版本
上海朱家角城隍廟
|
朱家角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是青浦縣城隍廟的別廟,故又稱青浦城隍行宮,主奉青蒲城隍沈恩。
歷史
朱家角城隍廟原在鎮南雪葭濱,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富商程履吉遷建。廟坐西朝東,沿河築照牆,頭門兩旁置石獅,廟兩側建土地堂、痘司堂。第二進是儀門和戲台,其中戲台頂部由160只斗栱組成圓旋形頂,結構別緻,是古建築精華。第三進是大殿,殿後寢宮。大殿兩側廡廊,左有寅清堂、熙春台、玉照廊、月香室及假山方池;右有凝和書屋、荷淨山房、潭影閣、荷花池、可娛齋、樂溪廬、挹秀軒、花神殿、怡亭、含清榭、小曲溪。
民國時期,道士無力整修,亭台樓閣、假山池溪大多荒坍無存,只有頭門、戲台、大殿和兩廡主體建築保留。解放以後,屢加整修。1986年11月,由青浦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大修。1993年8月,第一期修復工程完成並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