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近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3行: 第3行:
  
 
==與皇帝的關係==
 
==與皇帝的關係==
 他能受到雍正的恩賚和優待,其深層原因在於他「對清廷的忠心,他能以忠孝為心,利濟為事,而不涉於丹藥怪迂之說。」在與朝廷權貴的交往過程中,不僅不奢談道教的煉氣養真之法,反而 稱此皆妖妄之人借以謀生之術,豈有真仙肯向紅塵中度世?恭親王延至府邸,問其養生之術。他回答說;「王今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燒豬,乃笑曰:「今日食燒豬,即絕好的養生術,又奚必外求哉!」恭親王十分佩服,贊曰:「婁公真學道者」。正是由於其對清廷的忠心,連雍正皇帝亦謂其:「秉性忠實,居心誠教」,對其大加褒獎「以表清修,以勵後學」。
+
 他能受到雍正的恩賚和優待,其深層原因在於他「對清廷的忠心,他能以忠孝為心,利濟為事,而不涉於丹藥怪迂之說。」在與朝廷權貴的交往過程中,不僅不奢談道教的煉氣養真之法,反而稱此皆妖妄之人借以謀生之術,豈有真仙肯向紅塵中度世?恭親王延至府邸,問其養生之術。他回答說;「王今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燒豬,乃笑曰:「今日食燒豬,即絕好的養生術,又奚必外求哉!」恭親王十分佩服,贊曰:「婁公真學道者」。正是由於其對清廷的忠心,連雍正皇帝亦謂其:「秉性忠實,居心誠教」,對其大加褒獎「以表清修,以勵後學」。
  
 
==思想與著述==
 
==思想與著述==

2013年6月16日 (日) 00:43的版本

生平

娄近垣(1689-1776年)为清代正一派道士。字朗斋,号三臣又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松江县境内)人。娄近垣自幼好道,先后师事杨纯一于仁济观,周大经于龙虎山学道,习五雷阵法,诸家符秘,成为“博综符箓”道法高妙的道士。雍正五年(1727年)娄近垣随第55代天师张锡麟入京,奉命礼斗祈雨。其言谈举止,很受雍正皇帝器重。雍正九年,治帝病有验,封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后随雍正学佛,著《性地颂》等诗。雍正十一年,谕修大光明殿,赐其居住。在雍正帝的支持下,他创立正一道支派正乙派。同年八月,封其为妙正真人。乾隆继位后,封为通议大夫、食三品禄,带管道录司印务,住持北京东岳庙。京华冠盖,竞与往返,一时身价百倍。

与皇帝的关系

他能受到雍正的恩赉和优待,其深层原因在于他“对清廷的忠心,他能以忠孝为心,利济为事,而不涉于丹药怪迂之说。”在与朝廷权贵的交往过程中,不仅不奢谈道教的炼气养真之法,反而称此皆妖妄之人借以谋生之术,岂有真仙肯向红尘中度世?恭亲王延至府邸,问其养生之术。他回答说;“王今锦衣玉食,即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烧猪,乃笑曰:“今日食烧猪,即绝好的养生术,又奚必外求哉!”恭亲王十分佩服,赞曰:“娄公真学道者”。正是由于其对清廷的忠心,连雍正皇帝亦谓其:“秉性忠实,居心诚教”,对其大加褒奖“以表清修,以励后学”。

思想与著述

他认为“心心皆佛心”,“处处有道体”。将释道二教融合为一体,迎合了雍正皇帝关于儒、释、道三教同源的见解。正是这些原因,娄近垣所受的宠幸,终其生而不衰。在雍正朝,他成为唯一的入《御选语录》的一名道士。在乾隆朝他又被授为通议大夫,并以90岁高龄而终。娄近垣还是清代正一道士中唯一能以著述留传后世的,其著述有《南华经注》一卷,《御选妙正真人语录》一卷,《重修龙虎山志》十六卷,删定《黄箓科仪》十二卷,校订《先天奏告玄科》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