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第4行: |
第4行: |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962頁。 |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962頁。 |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46至547頁。 |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46至547頁。 |
| + | [[Category:道教宗派]] |
| + | [[en:The Talismans and Registers Sect]] |
2009年7月3日 (五) 15:21的最新版本
符籙派又稱符水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後的靈寶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屬於符籙派。該派自漢魏以來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時順應新潮流對舊的教理教義進行了革新,並產生出神霄、清微、淨明等新的符籙道派,使符籙方術有了新的發展。元以降,符籙派統一於正一道。該派由古代的巫鬼道發展而來,用符籙祈禳,以消災卻禍、治病除瘟、濟生度死等為職事,與中國民間生活習俗聯繫較密切。
參考資料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962頁。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46至5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