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靈驗記”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道教靈驗記》,唐[[杜光庭]]集。 十五卷。 自序 二十卷,《[[文獻 考]] 》亦錄二十卷, 今本 已佚 五卷。《[[雲笈七籤]]》卷一一七至 一二二節錄六卷 一百十八條 ,可 全書 以道 罪福報應的 倫理思想 依據,敘述歷史、人物、 宮觀 、經 天師 靈驗 感應 以勸戒世 為善去惡 書中保存了較多的 漢魏 至隋 的道教史料 ,對研究道教史 事及[[ 宮觀]] 、[[符]][[籙]]、[[齋醮]] 有參考價值。 收入《[[正統 藏]]》洞玄部 傳類。
+
{{dzindex
 +
|書名=道教靈驗記         
 +
|編著=杜光庭
 +
|卷數=十五卷
 +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記傳類
 +
|正統道藏字號=常
 +
|涵芬樓本冊數=325-326
 +
|新文豐本冊數=18
 +
|三家本冊數=10
 +
|道藏提要編號=585
 +
|中華道藏分類=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
|中華道藏冊數=45
 +
}}
 +
''' 《道教靈驗記》''' ,唐 末五代道士[[杜光庭]] 集。 杜光庭〈 自序 〉言此書有 二十卷,《通 〈藝文略〉 二十卷,今 《[[正統道藏]]》 僅十 五卷 ,收入洞玄部記傳類 另有 《[[雲笈七籤]]》卷一一七至一二二節錄 六卷,可 資參 校。 篇首杜光庭自序稱人為善者天降百祥,為不善者天降百殃,罪福報應,猶影隨形。歷代 來,效驗多矣。作者有感於此,遂編集 門中 罪福報應 之靈驗故事,以勸戒世人。此書 具體內容
 +
*卷一至三記載「 宮觀 靈驗事」三十四條,
 +
*卷四至五記載「尊 靈驗事」二十三條,
 +
*卷六至七記載「老君靈驗事」二十一條,
 +
*卷八記載「 天師靈驗事 」十條
 +
*卷九記載「真 靈驗事」十二條,
 +
*卷十至十二記載「經法符籙靈驗事」三十二條,
 +
*卷十三記載「鐘磐法物靈驗事」十三條,
 +
*卷十四至十五記載「齋醮拜章靈驗事」二十二條 所記諸事自 漢魏 六朝迄於 取材豐富。 對研究道教 、人物、 宮觀 、經法 、[[符]][[籙]]、 科儀 有參考價值 ,文章詞采亦頗可觀
 +
== 教靈驗 序==
 +
'''宋徽宗御製'''
  
==參考文獻==
+
夫妙道本於混成,至神彰於不測。經誥所以宣契象,宮觀所以宅威靈,符籙所以備真科,齋祠所以達精懇。驗徵應之非一,明胯蠁之無差,誠覺寤於蒼黔,而彰亶於善惡也。朕顧惟寡昧,獲纂隆平,荷祉福之咸臻,務齊明而匪懈,思揚妙理,普示群生。因覽杜光庭所集《道教靈驗記》二十卷,其事顯而要,其旨實而詳。今昔所聞,盈編而有次。殊尤之迹,開卷以斯存。冀永流傳,俾刊方版,庶資訓範,克暢淳風。直敘厥由,題於篇首云爾。
# 繼愈主編 :《 教大 詞典 ﹝上海 :上海 書出版社 ,1998年﹞,第168頁
+
 
# 卿希泰 主編:《 中國 教史 第二卷﹝四川 四川人民 出版社 ,1992年﹞,第450-451頁
+
'''杜光庭撰'''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第420頁。
+
 
[[Category:神仙高道傳]]
+
道之為用也,無言無為;道之為體也,有情有信。無為則 物自化,有信則應用隨機;自化則冥乎至真,隨機則彰乎立教。《經》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此明太上渾其心而等觀赤子也。《書》曰 「不獨親其親,天下皆親;不獨子其子,天下皆子。」此明聖人體其道而慈育蒼生也。惡不可肆,善不可沮,當賞罰以評之。 經》曰:「人之不喜,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此聖人 民捨惡從善也。」又曰:「為惡於明顯者,人得而誅之;為惡於幽闇者,鬼得而誅之。」又曰:「為善者善氣至,為惡者惡氣至。」此太上垂懲,勸之旨也。《書》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聖人法天道福善禍淫之戒也。由是論之,罪福報應,猶響答影隨,不差毫末。豈獨道釋言其事哉?抑儒術書之,固亦久矣。宣王之夢杜伯,晉侯之夢 癘,恭世子之非罪,渾良夫之無辜,化豕之報齊侯,結草之酬魏氏,良霄之殂駟帶,鄭元之捽劉蘭,直筆不遺,良史攸載,足可以為罪福之鑒戒,善惡之準繩者也。況積善有餘福,積惡有餘殃。幽則有鬼神,明則有刑憲,斯亦勸善懲惡至矣。大道不宰,太上好生,固無責於芻狗,而示其報應。直以法宇像設,有所主張,真文靈科,有所拱衛,苟或侵侮,必陷罪尤。故歷代已來,彰驗多矣。成紀李齊之《道門集驗記》十卷,始平蘇懷楚《玄門靈驗記》十卷,俱行於世。今訪諸耆舊採之見聞,作《道教靈驗記 ,凡二十卷。庶廣慎徵之旨,以弘崇善之階。直而不文,聊記其事。<ref>趙佶、杜光庭 〈道教靈驗記序〉,載《道教靈驗記》,收入《道藏》,第10冊,頁801a-c。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 上海書 店、天津古籍 出版社 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 </ref>
[[en: The Record of Daoist Miracles]]
+
 
 +
==註釋==
 +
<references/>
 +
==參考資料==
 +
# 任繼愈 主編:《道 藏提要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 ,1991)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第420頁
 +
#羅爭鳴:〈《道教靈驗記》之文學、文獻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2期
 +
[[Category: 洞玄部記傳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en: Evidential Miracles in Support of Taoism]]

2016年1月8日 (五) 12:56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道教靈驗記
編  著:杜光庭
卷  數:十五卷
正統道藏:洞玄部記傳類 常字號
涵芬樓本第325-326冊
新文豐本第18冊
三家本第10冊
道藏提要:編號585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5冊
 

《道教靈驗記》,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編集。杜光庭〈自序〉言此書有二十卷,《通志》〈藝文略〉亦著錄作二十卷,今《正統道藏》本僅十五卷,收入洞玄部記傳類。另有《雲笈七籤》卷一一七至一二二節錄本六卷,可資參校。篇首杜光庭自序稱人為善者天降百祥,為不善者天降百殃,罪福報應,猶影隨形。歷代以來,效驗多矣。作者有感於此,遂編集道門中罪福報應之靈驗故事,以勸戒世人。此書的具體內容為:

  • 卷一至三記載「宮觀靈驗事」三十四條,
  • 卷四至五記載「尊像靈驗事」二十三條,
  • 卷六至七記載「老君靈驗事」二十一條,
  • 卷八記載「天師靈驗事」十條,
  • 卷九記載「真人靈驗事」十二條,
  • 卷十至十二記載「經法符籙靈驗事」三十二條,
  • 卷十三記載「鐘磐法物靈驗事」十三條,
  • 卷十四至十五記載「齋醮拜章靈驗事」二十二條。所記諸事自漢魏六朝迄於唐代,取材豐富。對研究道教歷史、人物、宮觀、經法、、科儀等皆有參考價值,文章詞采亦頗可觀。

道教靈驗記序

宋徽宗御製

夫妙道本於混成,至神彰於不測。經誥所以宣契象,宮觀所以宅威靈,符籙所以備真科,齋祠所以達精懇。驗徵應之非一,明胯蠁之無差,誠覺寤於蒼黔,而彰亶於善惡也。朕顧惟寡昧,獲纂隆平,荷祉福之咸臻,務齊明而匪懈,思揚妙理,普示群生。因覽杜光庭所集《道教靈驗記》二十卷,其事顯而要,其旨實而詳。今昔所聞,盈編而有次。殊尤之迹,開卷以斯存。冀永流傳,俾刊方版,庶資訓範,克暢淳風。直敘厥由,題於篇首云爾。

杜光庭撰

道之為用也,無言無為;道之為體也,有情有信。無為則任物自化,有信則應用隨機;自化則冥乎至真,隨機則彰乎立教。《經》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此明太上渾其心而等觀赤子也。《書》曰:「不獨親其親,天下皆親;不獨子其子,天下皆子。」此明聖人體其道而慈育蒼生也。惡不可肆,善不可沮,當賞罰以評之。《經》曰:「人之不喜,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此聖人教民捨惡從善也。」又曰:「為惡於明顯者,人得而誅之;為惡於幽闇者,鬼得而誅之。」又曰:「為善者善氣至,為惡者惡氣至。」此太上垂懲,勸之旨也。《書》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聖人法天道福善禍淫之戒也。由是論之,罪福報應,猶響答影隨,不差毫末。豈獨道釋言其事哉?抑儒術書之,固亦久矣。宣王之夢杜伯,晉侯之夢大癘,恭世子之非罪,渾良夫之無辜,化豕之報齊侯,結草之酬魏氏,良霄之殂駟帶,鄭元之捽劉蘭,直筆不遺,良史攸載,足可以為罪福之鑒戒,善惡之準繩者也。況積善有餘福,積惡有餘殃。幽則有鬼神,明則有刑憲,斯亦勸善懲惡至矣。大道不宰,太上好生,固無責於芻狗,而示其報應。直以法宇像設,有所主張,真文靈科,有所拱衛,苟或侵侮,必陷罪尤。故歷代已來,彰驗多矣。成紀李齊之《道門集驗記》十卷,始平蘇懷楚《玄門靈驗記》十卷,俱行於世。今訪諸耆舊採之見聞,作《道教靈驗記》,凡二十卷。庶廣慎徵之旨,以弘崇善之階。直而不文,聊記其事。[1]

註釋

  1. 趙佶、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序〉,載《道教靈驗記》,收入《道藏》,第10冊,頁801a-c。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

參考資料

  1.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0頁。
  3. 羅爭鳴:〈《道教靈驗記》之文學、文獻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