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會元”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dzindex | |
− | + | |書名=道法會元 | |
+ | |編著= | ||
+ | |卷數=二百六十八卷 | ||
+ |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 ||
+ | |正統道藏字號=移─盤 | ||
+ | |涵芬樓本冊數=884-941 | ||
+ | |新文豐本冊數=47 | ||
+ | |三家本冊數=28-30 | ||
+ | |道藏提要編號=1209 | ||
+ | |中華道藏分類=道法眾術道法總集 | ||
+ | |中華道藏冊數=36 | ||
+ | }} | ||
+ | ''' 《道法會元》''' , 原不題 編 撰 者。約成書於元末明初。 全書凡 二百六十八卷 ,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 。 此書 為 一部大型 道法 彙 編, 共收入宋元時期道教各派法術著作一百五十餘篇,以南方[[ 清微 派]]、[[靈寶派]]、[[正一 道]]、[[淨明道]]諸派道法為主。其內容龐雜,涉及雷 法、煉度 、[[章奏]]、[[ 符]][[籙]]、[[咒]][[訣]]等各種道 法 。 「 會萬 法 以歸元 」 ,故名《道法會元》。諸道法中又以雷法為主,有《道法九要》、《雷霆綱目說》 、 《霄霆 玄 論》、《雷說》 、 《先 天 雷晶隱書》等雷法理論書;有《清微灌斗五雷符法》 、 《[[ 神捷五雷祈禱大法]]》 、 《高上神霄玉樞斬勘 五 霄大法》等各派 雷法 。同時,該書也包含其他各種道法如《先 天 一炁使者 大法 》 、 《太極丹陽內煉秘旨》等,以及 一 些道派的戒律科儀篇章,如《太上青天律》、《清微發遣儀》等。此外,該書還收錄有很多宋 元 時期道派重要傳人的傳記和傳 法 譜系,如:清微派歷代傳人小傳,神霄派祖師汪真君小傳,東華派重要傳人[[甯全真]] 、[[林靈素]]傳,師事王公望的元朝蘇州人[[王玄真]]傳,以及 清 微派傳法譜系,林 靈 素所傳神霄譜系,[[陳楠]]、[[白玉蟾]]所傳神霄譜系,田思真、甯全真所傳東華派譜系,廖守真所傳天心支派譜系等。書中署名之作者近百 人 。其著名者有[[王文卿]]、林靈素、甯全真、[[金允中]]、[[林靈真]]、[[薩守堅]]、白玉蟾、陳楠,[[莫月鼎]]、徐必大、[[劉玉]]、[[張繼先]]、[[趙宜真]]、王玄真、[[張雨]] 等 人,皆為宋元著名 道 士,是 為研究宋元道教 之 重要 資料 。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 | + |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 頁。 | |
− | + | [[Category: 正一部]] | |
− | + | [[en: Taoist Methods, United in Principle]] | |
− | |||
− | [[Category: | ||
− | [[en: |
2016年1月6日 (三) 10:31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道法會元
編 著:
卷 數:二百六十八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移─盤字號
涵芬樓本第884-941冊
新文豐本第47冊
三家本第28-30冊
道藏提要:編號1209
中華道藏:道法眾術道法總集
第36冊
|
《道法會元》,原不題編撰者。約成書於元末明初。全書凡二百六十八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一部大型道法彙編,共收入宋元時期道教各派法術著作一百五十餘篇,以南方清微派、靈寶派、正一道、淨明道諸派道法為主。其內容龐雜,涉及雷法、煉度、章奏、符籙、咒訣等各種道法。「會萬法以歸元」,故名《道法會元》。諸道法中又以雷法為主,有《道法九要》、《雷霆綱目說》、《霄霆玄論》、《雷說》、《先天雷晶隱書》等雷法理論書;有《清微灌斗五雷符法》、《神捷五雷祈禱大法》、《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霄大法》等各派雷法。同時,該書也包含其他各種道法如《先天一炁使者大法》、《太極丹陽內煉秘旨》等,以及一些道派的戒律科儀篇章,如《太上青天律》、《清微發遣儀》等。此外,該書還收錄有很多宋元時期道派重要傳人的傳記和傳法譜系,如:清微派歷代傳人小傳,神霄派祖師汪真君小傳,東華派重要傳人甯全真、林靈素傳,師事王公望的元朝蘇州人王玄真傳,以及清微派傳法譜系,林靈素所傳神霄譜系,陳楠、白玉蟾所傳神霄譜系,田思真、甯全真所傳東華派譜系,廖守真所傳天心支派譜系等。書中署名之作者近百人。其著名者有王文卿、林靈素、甯全真、金允中、林靈真、薩守堅、白玉蟾、陳楠,莫月鼎、徐必大、劉玉、張繼先、趙宜真、王玄真、張雨等人,皆為宋元著名道士,是為研究宋元道教之重要資料。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6-4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