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武夷山”的源代码
←
武夷山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洞天福地}}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的西北部,縱貫閩贛邊界,是我國著名旅遊勝地之一。道教列其為洞天福地中的第十六洞天 ── 升真元化之天。武夷山紅岩挺秀,碧水涵幽,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有古詩概括武夷風景曰:「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秀水」即九曲溪;「六六奇峰」即大王峰、玉女峰、接筍峰、天遊峰等三十六峰。 武夷山神為武夷君。《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曾遣使來山,用乾魚祭祀武夷君。據說武夷山是地仙之宅,各路地仙修煉得功成德備,將入天上仙班之前,均要會聚武夷山中,經一番考核後,脫胎換骨再進入仙班。因此,武夷君被認為是統轄地仙的神靈。傳說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會同皇太姥、魏王子騫,於幔亭峰上設宴,會見鄉人二千餘眾。南宋[[白玉蟾]]曾寫詩讚嘆其事。 唐天寶七年(748年),朝廷在武夷山建天寶殿,專祀武夷君。南唐保大元年(943年),元宗之弟李良佐「辭榮入道」,入武夷山修煉。元宗敕有司將天寶殿移建,名曰「會仙觀」。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以擴建,改名為「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8年)敕改此觀為「沖佑萬年宮」。明代又改稱「沖元觀」。由於該宮觀是武夷山最大的道觀,又主祀武夷君,所以人們又稱之為「武夷宮」。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曾隱居武夷山,並住持止止庵。止止庵在武夷山九曲溪一曲水光石後,今僅存遺址。 歷史上武夷山道教宮觀有九十九觀之說,現在只有桃源洞尚為道觀。 桃源洞,原名小桃源,石崖相倚成門,極為幽深。內平曠,有田一二十畝。四面環山,若置身於內,回視無門,故人們疑為世外桃源,因得名曰「小桃源」。洞內建有三清殿、三皇元君殿、真武殿等殿宇。目前有三五道友駐修於此。 武夷山林木蔥鬱,山水清秀,實為人間之福地,也正是道士們養生修煉的佳境。 == 參考資料 == #員信常:《道教第十六洞天──武夷山》,載《中國道教》1989年第3期,第50至52頁。 #袁志鴻:《武夷洞天》,載《中國道教》1997年第1期,第57至60頁。 {{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道教聖地}} [[Category:洞天福地]][[Category:福建]] [[en:Mt. Wuyi]]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道教聖地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洞天福地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武夷山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