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靈寶經義疏(擬)”的源代码
←
靈寶經義疏(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dzindex |書名=靈寶經義疏(擬) |編著=宋文明 |卷數=二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平部 |正統道藏字號=伯 |涵芬樓本冊數=767 |新文豐本冊數=41 |三家本冊數=24 |道藏提要編號=1127 |中華道藏分類=三洞真經三洞經教 |中華道藏冊數=5 }} '''靈寶經義疏''',又名《通門論》。南朝梁代道士[[宋文明]]撰。《三洞珠囊》引用此書。原書有上下二卷。《正統道藏》未收。現存敦煌抄本三件(P2861、P2256、P3001)。其中前兩件結合後,存經文三百八十餘行。據卷末題記「開元二年十一月廿五日道士索洞玄敬寫」,為唐開元二年(714)道士索洞玄書寫。抄本原無標題,日本學者[[大淵忍爾]]在1978年出版的《敦煌道經目錄編》提出,[[敦煌文獻]]中P2861.2和P2256兩件抄本裂逢吻合,文字內容連續,認為即《靈寶經義疏》卷下殘本。書中內容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為目錄,主要根據陸修靜所撰《靈寶經目》著錄三十余種古《靈寶經》篇目卷數。並注明各篇是否傳世,隸屬部類。後半部分為《靈寶經》開題義疏。作者引述陸修靜之說,將《靈寶經》分作十二條,即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表奏。宋文明對此十二條名稱旨義皆有詳細疏解,其說大抵以重玄為宗。本書對研究東晉南朝《靈寶經》成書年代,以及道教十二部經教體系形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返回至
靈寶經義疏(擬)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变种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