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搜索
查看“張清夜”的源代码
←
張清夜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張清夜'''(1676年-1763年),初名尊,字子還,號自牧道人。清初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少為諸生,後游[[武當山]],從[[余太源]]真人為道士。雍正元年入蜀,七年主武侯祠事。乾隆八年成都令夏紹重修青羊宮,清夜薦徒弟[[汪一萃]]主宮事。十年在青羊宮內創懸鍾板,接待十方道眾,成為道教一大叢林。十一年作《[[玄門戒白]]》,認為:「大道出於綱常,綱常外無大道」,「孝悌忠信,為三教之主宰;禮義廉恥,實列聖之綱維」。提倡三教融一。認為「道德五千言,總以清靜為宗;金丹四百字,惟期守真是務」,十九年(1754年)又作《[[陰符發秘]]》,闡述道教南宗丹法理論。此書舊無刻本,蒙文通氏據手抄本和羅氏觀妙齋聚珍本整理校正。著作尚有《潭東集》。
返回至
張清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