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獻香是道教供養神靈的一種方式。供養意為奉獻於神前之物。道教對神靈的的供養有香、花、燈、水果五種,並認為這五種供養相當於五行,表示天地化生、相生相剋之理,以和神明之德。其中,香屬五行之木。祭祀中用香的傳統由來已久,西周就有在祭祀時焚香之俗。周人認為,焚香可以使香氣達於空中,以香氣降神,供神靈歆饗。西周宗廟祭祀所焚的香,主要以香蒿沾上油脂,與黍稷拌合燃燒,香氣彌漫於神廟,上達神靈,使神靈降臨饗受黍稷。漢代以香爐焚香祭祀開始盛行,漢代最著名的香爐是由長安工匠製成的「九層博山香爐」。漢武帝祀太一時,又用香燈祭祀。中國古代祭祀中的焚香為道教繼承,成為醮壇必不可少的供物。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經典中已有了焚香的記載,道士在修行和舉行齋醮科儀時通常要焚香,以圖與神靈溝通,如《真誥》卷十說道士在「存拜及心行道之時」應該焚香。道教的香有很多種類,如「太真天香」有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自然香、清淨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又有奉獻諸天的「無價名香」,具體是:返魂香、返生名香、妙洞真香、天寶香、蘇合名香、嬰穀名香、七寶名香。道教認為焚香可以通感神靈、隔氛去穢,還可以表達供奉之人的誠信。道教舉辦齋醮時,一般在醮壇上焚百和香、降真香等,而不得燒安息香、乳香、檀香。道教的醮壇以「降真香」品位最高,認為這是祀天帝之靈香,可以上達天帝之靈所。

參考文獻

  1. 張澤洪:《道教齋醮符咒儀式》(成都:巴蜀書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