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調養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養生之要,在於調養而則法四時。善養生者,須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不至失調,並使人體節律能適應日月運轉的自然節律。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至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因而對人體的調養,也要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日月運行規律進行。

  1. 故當春之時,飲食之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可食麥與草,用升陽宣散之藥以卻病;
  2. 夏日心火盛,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宜食暖,不涼腹,慎食肥膩,多食蔬菜,可食菽與雞,不吃夜食,不可多吃生凍之物;
  3. 秋氣肅殺,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秋氣燥,宜食芝麻與犬肉,以潤其燥,少食燒、烤、油炸之物,禁寒飲並穿寒濕之衣;
  4. 冬日飲食之味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可食黍及豬肉,以其熱性抗寒,宜用補藥,可服食藥酒。

《飲膳正要》記載: 「故善服藥者,不若善保養;善保養,不若善服藥」。如果人們能做到既善於怡養性情,攝生有術,又善於服藥卻疾,自知醫術,治在病之前,則真是善養生者。

參考資料

  1. 《道學通論》﹝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