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神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酬神,民間祭謝神靈以禳災除病的活動,亦作「酧神」。中國很多地方的民俗相信,有病者需酬謝神祇,方可消災祛病,亦即延請所崇拜的神祇木偶像沿街出巡,以驅鬼除魔。如流行於江西安福縣城一帶的酬神活動,屆時有人扛著小木椅,椅上坐一個木偶像或面紅如關公,或面白如韋馱,或面黑如趙公明,後面又有三五個人敲鑼打鼓相隨,每日數次。酬神活動在很多文獻中都曾有記載,如清代文人李斗所著的筆記集《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載:「今則有借元寶之風,比紙為鈔,借一還十。主庫道士守之,酧神銷除,每歲春香火不絕,謂之財神勝會。」清陳景元《古北雜詩》載:「尚勇兒童拜,酬神酒肉分。」夏曾佑《小說原理》載:「其窮鄉僻壤之酬神演劇,北方之打鼓書,江南之唱文書,均與小說同科。」許地山的《綴網勞蛛·枯楊生花》載:「鄰村底天后宮,每年都要演酬神戲。」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