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珠錄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玄珠錄
編  著:王玄覽撰 王大霄編
卷  數:二卷
正統道藏:太玄部 別字號
涵芬樓本第725冊
新文豐本第39冊
三家本第23冊
道藏提要:編號1039
中華道藏:道教論集道學論著‧全真文集
第26冊
 

玄珠錄,唐道士王玄覽撰,弟子王大霄編集。約成書於高宗、武后之時。二卷,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書中輯錄王玄覽語錄一百二十餘條,主要論述道物、空有、心性等哲理同題,而歸旨于修心體道。其說受《海空經》影響,多融攝佛理人道。如作者論道物關係,謂道體無所不在而所在皆無,物體非真非妄而亦真亦妄。可道與常道相因生滅,而其生無所生,滅無所滅。道生萬物如以印印泥,泥中無數字,而木印字不減,泥中之字與本印字同。故知:「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既生滅,道亦生滅。」書中又稱:「諸法皆無自性,隨離合變為相為性」。法無自性故能變化,雖變化無窮而終不離相性,故道性與諸法眾生之性不一不異,亦即亦離,道體雖空而不空,空能應物;眾生無自性故空,而常能與道相應故曰;眾生稟道生,眾生大是道,「以非是道故,所以須修習。」「道性眾生性,二性俱不見,以其不見故,能與至玄同。」由此作者從道與萬物眾生之辨證關係,論證了眾生須修道亦能得道。書中又論心物關係及修心一切法,生一切知一求心如剝芭蕉,錄至無皮無心處,便是真心。能知真心木無心,雖無心能能應物生知,便得解脫之道,故曰:「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若證無心定,無生亦無滅」又云:「莫令心不住,莫令住無心,於中無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則為正行」。所謂正心,即唐代道教重玄派修心定性之法要。

參考資料

  1.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933頁。
  2.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二卷,第205至225頁。
  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93至94頁。
  4.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8至339頁。
  5.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123至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