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性論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復性論,恢復人自身「心性」或「本性」、「真性」之原始狀態的學說,多得到儒、釋、道三教的宣揚。儒、釋、道三教曾皆從各自的角度提出「復性」,如佛教本有「心性本淨,客塵所染」之說,而儒家學者李翱也曾專撰《復性書》提出:人如果要成為聖人,就必須回歸到自己的本來狀態,而回歸到本來狀態的基本途徑就是「復性」。所謂「復性」,就是努力使自己遵循各種道德規範,從而不斷地恢復本來之心性(善性)的狀態,進而完全回歸到本來狀態,並且成為聖人。李翱認為,一般人不能成為聖人乃是由於追逐情欲而迷失了本性,所以要想成為聖人就必須恢復本性,而儒家提倡的道德文化則可以使人複歸善性。性是本來就有的,所以複性只是本性的再發現,而不是本性的新發生。既然蒙蔽本性的東西是情欲,情欲的發動有可能使人背離綱常禮教而流於邪惡,因而複性的實際內容就是去除情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教的要求。李翱的複性論代表了隋唐時儒家複性論的一種社會思潮。略晚於李翱的道教學者成玄英也強調人的真性複歸,他強調「真性」,要求人們向真性複歸,向人的自然之性、本性、天性、性分之性、自得之性複歸。成玄英還認為,性與道相通,故恢復真性其實就是向「道」的複歸。需要說明的是,道教的復性論在本質上與儒家並不相同,如成玄英指出:只有道家的自然主義才能使人複歸真性,而儒家禮樂教化只能令人亡失本性。

參考文獻

  1. 唐‧李翱:《復性書》,《四庫全書》本。
  2. 李剛:〈成玄英的人生哲學評說〉,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