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元妙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元妙观位于风景秀丽的惠州西湖北岸,是惠州著名古观,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它始建于唐代天宝七年(748年),初名朝元观,后改名开元观。宋祥符九年(1016年)赐号天庆观,元代因避朝代名称讳改号玄妙观。明嘉靖间又赠名为元妙观,直至现在。元妙观与广州三元宫同为全真派,有说元妙观属罗浮山冲虚观分支。但据住持王诚廉老道长指出,康熙年间曾延骋冲虚观住持杜阳栋兼任元妙观住持,遂有此误解。

元妙观自创建以来,迭经兴衰,毁建多次。据周岐后《修元妙观记略》载,元代晚期是元妙观最为兴盛的时期,明清时期几次修葺,扩建玉皇楼阁。1942年,日军侵惠时驻兵观中,见壁上写有抗日标语,遂将三清殿、玉皇阁以及偏殿焚毁。因多年沧桑钜变,元妙观留有的古建筑不多,仅得山门尚保留明代建筑特点。山门石柱上刻联“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1950年代,观前山门和左偏殿尚存,并留有玉皇等神像多尊,观中只有道士数人,但香火未断。文化大革命期间,遣散道侣,神像无存。1982年,首先修葺左偏殿,重塑玉皇观音诸神像,重新开放,恢复宗教活动。1985年开始筹建玉皇、三清大殿,并得到国内外道教人士捐资,于1987年奠基,1989年竣工开放。1990年元妙观被核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重建的玉皇、三清两殿分前后两进。前为玉皇宝殿,后为三清宝殿,附属建筑有进香亭、殿前天阶、正门拾级。天阶前拾级分左右两道,中雕琢有太极图和十二生肖图样,与主体建筑成一轴线。现元妙观已恢复的建筑,还有六十甲子殿、三元殿、北帝殿、观音殿、包公殿、关帝殿等。

苏东坡谪居惠州时,与天庆观道士常有往来,饮酒赋诗,写下不少诗词。宋代紫清真人白玉蟾曾在天庆观修行,康熙年间,知府王煐为建白真人紫清阁并刻《紫清阁白真人不立像碑说》石碑,是惠州较古的碑石。

参考资料

  1. 王诚廉、祝国沛:〈惠州元妙古观今昔〉,《岭南文史》,1996年第2期。
  2. 邹永祥、吴定贤编:《惠州文物志》,惠州市文化局、惠州市博物馆1987年出版。
  3. 蜂屋邦夫编:《中国?道教》,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