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性论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复性论,恢复人自身“心性”或“本性”、“真性”之原始状态的学说,多得到儒、释、道三教的宣扬。儒、释、道三教曾皆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复性”,如佛教本有“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之说,而儒家学者李翱也曾专撰《复性书》提出:人如果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本来状态,而回归到本来状态的基本途径就是“复性”。所谓“复性”,就是努力使自己遵循各种道德规范,从而不断地恢复本来之心性(善性)的状态,进而完全回归到本来状态,并且成为圣人。李翱认为,一般人不能成为圣人乃是由于追逐情欲而迷失了本性,所以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恢复本性,而儒家提倡的道德文化则可以使人复归善性。性是本来就有的,所以复性只是本性的再发现,而不是本性的新发生。既然蒙蔽本性的东西是情欲,情欲的发动有可能使人背离纲常礼教而流于邪恶,因而复性的实际内容就是去除情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教的要求。李翱的复性论代表了隋唐时儒家复性论的一种社会思潮。略晚于李翱的道教学者成玄英也强调人的真性复归,他强调“真性”,要求人们向真性复归,向人的自然之性、本性、天性、性分之性、自得之性复归。成玄英还认为,性与道相通,故恢复真性其实就是向“道”的复归。需要说明的是,道教的复性论在本质上与儒家并不相同,如成玄英指出:只有道家的自然主义才能使人复归真性,而儒家礼乐教化只能令人亡失本性。

参考文献

  1. 唐‧李翱:《复性书》,《四库全书》本。
  2. 李刚:〈成玄英的人生哲学评说〉,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