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钦赐仰殿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Admin讨论 | 贡献2010年10月26日 (二) 12:58的版本 (創建新頁面為 '欽賜仰殿道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源深路476號,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道觀,也是全國重點道觀,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全觀由...')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钦赐仰殿道观,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源深路476号,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道观,也是全国重点道观,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全观由牌楼、东岳殿、三清殿、藏经楼和仙居楼等主体建筑组成。

道观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是东吴孙权为其母所建,原名东岳行宫。唐贞观年间,由太宗敕建而故名,梁上原有“信官秦叔宝监造”字样。宋代又扩建,明末崇祯年间毁于兵燹,清乾隆三十五年重建,主供东岳大帝,前殿为东岳殿,后殿为三清殿,两边为十王殿,另有配房几十间,气势非凡,占地二十馀亩,为当时申江胜景之一,也为上海民众敬香和游览的重要场所。

1982年,上海市道教协会对道观进行重新修复,1983年正式开放并恢复宗教活动。至1990年代初,道观整体修建初具规模。修复后的道观,主要有:东岳殿、三清殿、四御殿、三官殿、相公殿、城隍殿、财神殿、灵官殿、甲子殿等。

进入1990年代以后,道观又开始进行重新改扩建,总体分为“二殿三楼”和三大部分,所谓“二殿三楼”,是指:东岳殿、三清殿和门楼、藏经楼、仙居楼。所谓“三大部分”,是指:东岳信仰部分、道教传统神信仰及地方神信仰部分、道教文化部分。其中,门楼两边分别为钟楼、鼓楼。

第一部分,为东岳殿及其东西两边厢房,属道观东岳信仰部分。东岳殿主供: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炳灵公东岳太子),殿前东西两边厢房为上下两层带走廊式古建筑,每层六开间,共24间,分别供奉24司。

第二部分,为三清殿及其东西两边厢房,属道教传统神信仰及地方神信仰部分。三清大殿为单层仿古重檐结构,高18M左右,殿堂宏伟高大,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高大威严。东西偏殿除安排部分经堂外,主要供奉:祖天师三官大帝财神关圣帝君玄天上帝慈航道人以及地方神等。

第三部分,主要为藏经楼和仙居楼,属道教文化部分。藏经楼除底层供奉六十甲子外,其馀皆为道教文化内容。其中,藏经楼二楼为道教文化博物馆,展出道教历史、道教文物、道教法器、道教神仙画等,三楼为藏经阁,供奉道教重要经文;中间夹层为讲经堂;藏经楼东面建造道教文化碑廊。仙居楼主要用于食堂、办公、接待、丹房以及道教素斋或养生菜的开发等。其中,三楼贵宾室内藏有当代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的大型壁画,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道观每天开放,恭请广大信徒和游客前来敬香、游览。

参考资料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3页“钦赐仰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