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273字节 、 2013年8月27日 (二) 12:28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太平兩同書 |編著=羅隱 |卷數=二經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平部 |正統道藏字號=伯 |涵芬樓本冊數=767 |新文豐本冊數=41 |三...'
{{dzindex
|書名=太平兩同書
|編著=羅隱
|卷數=二經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平部
|正統道藏字號=伯
|涵芬樓本冊數=767
|新文豐本冊數=41
|三家本冊數=24
|道藏提要編號=1126
|中華道藏分類=道教論集諸子文集
|中華道藏冊數=25
}}
'''太平兩同書''',原不題撰人。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一四之說,應為唐末學者[[羅隱]]所作。原書二卷,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另有寶顏堂秘笈本、四庫全書本。書分十篇:〈貴賤〉、〈強弱〉、〈損益〉、〈敬慢〉、〈厚薄〉、〈理亂〉、〈得失〉、〈真偽〉、〈同異〉、〈愛憎〉。宗[[老子]]、孔子之說,論述以上十對矛盾之相對統一關係,以明治國治身之道。認為貴賤、強弱等皆相反相成,可向對方轉化。若能掌握其轉化之機,用以立德養生,御下任臣,察人斷事,始可為有道之君,臻太平之治。又認為儒道二家其旨同歸,故名「兩同」。是為唐末五代較為重要之哲學思想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25頁。
[[Category: 太平部]]
[[en: The Identity of Both]]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