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1,568字节 、 2013年8月26日 (一) 14:42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陰真君金石五相類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眾術類 |正統道藏字號=似 |涵芬樓本冊數=589 |新文豐本冊數=32 ...'
{{dzindex
|書名=陰真君金石五相類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眾術類
|正統道藏字號=似
|涵芬樓本冊數=589
|新文豐本冊數=32
|三家本冊數=19
|道藏提要編號=900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太清金丹經
|中華道藏冊數=18
}}
'''陰真君金石五相類''',撰人不詳。據[[陳國符]]考證,應為唐代道士以陰真君(漢陰長生)之名而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此書言外丹術中「配金石門戶,五類相成」之法。書中稱:各種石藥因產地不同,各有陰陽性格。「陰山出陰石,諸青之類也;陽山出陽石,是硫黃之類也。」煉丹需配合相類石藥陰陽精炁,方得有成。若用藥乖謬,藥性不合則不成。故本書分二十篇,列舉金公、水銀、曾青、硫黃、鉛精、白丹砂、金剛砂、硝石、空青等金石藥物之產地、異名、性狀,以及藥炁相類伏製之法。例如首篇《配合金公相類門》稱:金公即是鉛,「鉛是陰中有陽,陽是鉛中有銀」。黃華乃鉛之炁,銀是鉛精,鉛質是肉,合為鉛中三才。三才全謂之真鉛,方可製水銀成質。「鉛若不真,其汞難親」。其他各篇內容與此相似。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61-362頁。
[[Category: 洞神部眾術類]][[Category: 外丹]]
[[en: Yin Zhenjun’s [Treatise on the Theory of] Categories of Minerals and Me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