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116字节 、 2013年8月24日 (六) 15:44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圖經衍義本草 |編著=唐慎微、寇宗夷等編撰 |卷數=四十七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靈圖類 |正統道藏字號=競─嚴 |涵芬樓...'
{{dzindex
|書名=圖經衍義本草
|編著=唐慎微、寇宗夷等編撰
|卷數=四十七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靈圖類
|正統道藏字號=競─嚴
|涵芬樓本冊數=536-550
|新文豐本冊數=29
|三家本冊數=17
|道藏提要編號=763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
|中華道藏冊數=21
}}
'''圖經衍義本草''',北宋唐慎微、寇宗奭等編撰。按《本草》一書,自漢以來流傳已久,歷代皆有增補注釋。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林億、蘇頌等奉敕編撰《本草補注》及《圖經本草》二書。哲宗元祐中(1086-1093年)。蜀人唐慎微取二書合為一書,並加以增補。撰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二卷,至政和六年(1116),太醫曹孝忠奉敕校正唐書,改名為《政和奉草》。同時又有醫官寇宗奭,亦取《本草補注》、《圖經本草》二書考辨注釋,編撰為《本草衍義》二十一卷。金元之際,平陽張存惠命工刊刻《政和本草》,始將寇氏《本草衍義》與唐書合併。明代刻本因之不變,今《[[正統道藏]]》本《圖經衍義本草》,即沿襲明刊《政和證類本草》。稍加分合改動,作四十七卷,收入洞神部靈圖類。

此書前五卷為序例。後四十二卷為正文。正文共收錄各類藥品一千零四十二種,分作十部。各種藥物皆注明產地、圖形,解釋藥性。並廣引《圖經》、《唐本草》、《外台秘要》、《經驗方》、《千金方》、《肘後方》、《齊民要術》、《藥性論》等百余種醫藥方書,以及陶隱居、[[孫思邈]]、青霞子、日華子、陳藏器等十人注語。對各種藥物之性能、療效、產地、採制方法、服用禁忌等,皆有所注釋考辨,是為北宋以前本草學之集大成著作。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50頁。
[[Category: 洞神部靈圖類]][[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
[[en: Enlarged and Illustrated Materia Medica]]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