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560字节 、 2009年3月23日 (一) 10:35
新页面: 武當派是因起於湖北武當山而得名。武當山又稱「太和山」,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活動聖地,為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武...
武當派是因起於湖北[[武當山]]而得名。武當山又稱「太和山」,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活動聖地,為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武當山的道教先後分屬[[正一道]]、[[全真道]]兩大道派。宋真宗時(998至1022年),正一派首先傳入武當山,於宋元之際成為武當山道教主體,曾在該山傳過以下支派:[[大茅派]]、[[三茅派]]、[[火居道]]。全真教的傳入晚於正一教近兩百年。明洪武時(1368至1398年),龍門派四代丘元清到武當主持玉龍宮,至清代中葉龍門派已成為武當道教的主體。明成祖永樂(1403至1424年)時,屬全真一系的道士[[張三丰]]門下形成了一個與全真道教義教制及宗風都有所不同的道派,世稱武當道派,其派與陳摶一派有淵源關係,當時官方將其歸於全真道。這一派崇祀「真武大帝」,習武當[[內家拳]],主張三教合一,重視修煉[[內丹]],特別強調性功,為元明間新產生的全真支派。據《諸真宗派總簿》載,武當道派有[[自然派]]、[[三丰派]]、[[日新派]]、[[蓬萊派]]等傳衍近代,字派多達八支。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47至649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三卷,第468至487頁。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7至118頁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