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613字节 、 2013年6月16日 (日) 00:17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五嶽真形圖序論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笙 |涵芬樓本冊數=1005 |新文豐本冊數=54 |三家本...'
{{dzindex
|書名=五嶽真形圖序論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笙
|涵芬樓本冊數=1005
|新文豐本冊數=54
|三家本冊數=32
|道藏提要編號=1269
|中華道藏分類=三洞真經洞玄靈寶經‧洞神三皇經
|中華道藏冊數=4
}}
'''《五嶽真形圖序論》''',編撰者不詳。約出於魏晉南北朝。唐初[[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已引此篇。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正一部。本篇是魏晉道書《[[五嶽真形圖]]》之序論。書中首先論述[[西王母]]授漢武帝《五嶽真形圖》故事,以及十洲三島之地理物產。然後又記述魏晉道士傳授《五嶽真形圖》源流。內稱此圖由[[太上道君]]侍官授魯女生,女生授[[薊子訓]]、子訓授[[封君達]]、君達授[[左慈]]、左慈授[[鄭玄]]、鄭玄授[[葛洪]]。以上內容主要取材於《漢武帝內外傳》、《[[十洲記]]》、《[[抱朴子]]‧遐覽篇》等書。本書之末又附載鄭玄所說祭圖法、授圖祭文、受圖祭文。又附[[鮑靚]]所說佩帶施用真形圖之法。又附[[東方朔]]《五嶽圖序》,記述五嶽四山神靈及《真形圖》之來歷。《[[雲笈七籤]]》卷七九載葛洪《[[五嶽真形圖法並序]]》、[[東方朔]]《[[五嶽真形圖序]]》各一篇,其內容與本書後半部分大致相同。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75。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