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381字节 、 2009年3月23日 (一) 09:34
新页面: 李家道是魏晉時的一個道派,活躍於江南一帶。據《抱朴子.道意》記載:吳大帝時,中李阿穴居不食,號稱八百歲公,後不知所在...
李家道是魏晉時的一個道派,活躍於江南一帶。據《[[抱朴子]].道意》記載:吳大帝時,[[蜀]]中李阿穴居不食,號稱八百歲公,後不知所在。此後有一個叫[[李寬]]的人,到了吳國而操蜀語,能祝水治病,病者多愈,於是遠近都說李寬即李阿,共稱他為李八百。自公卿以下都雲集其門,後來者不能得常見,但拜其外門而退,避役的吏民依寬為弟子的恆近千人。寬所奉的道室叫做「廬」,寬後得溫病,託稱入廬齋戒,遂死於廬中。信徒稱其化形尸解,並非真死。李家道起源於[[四川]],三國時在吳國廣泛傳播。以祝水神符為人治病,與[[張陵]][[天師道]]相類似。李家道比起早期[[五斗米道]]來更為成熟,已傳播到社會上層,到東晉[[葛洪]]時仍在江南盛行。晉以後李家道在歷史舞台上逐漸消失,大約與[[天師道]]合流的緣故。

==參考資料==
#《抱朴子.道意》。
#《神仙傳.李八百傳》。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至68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卷,第三章第三節。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97至101頁。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