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删除4字节 、 2012年11月27日 (二) 23:13
无编辑摘要
'''彭椿仙''' (1 883 (1883 年-1942年),貴州畢節縣人。原名至國。青年時就學於雲南講武堂。深痛清政府的腐敗,遂來[[青城山]],師事常道觀[[程明星]]為師,出家學道。勤學精勵,道眾推為住持。清末,積極學習種桑養蠶術,在[[青城山]]周圍鄉區推廣,授惠於民眾。後廟產被軍閥侵吞,其赴成都告狀,觸怒軍界要人,被捕拘禁。自後避地外鄉,遊歷了五嶽,後居[[武當山]]。民國八年(1919年)回青城山,從事齋堂建設,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建成常道觀全部殿堂。沿山路修建茅亭,供上山人休息。創辦高級小學,放款救濟貧苦民眾,並當選為灌縣道教會會長。1942年3月病逝,享年六十。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25。
[[Category: 道教人物]]
[[en: Peng Chun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