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058字节 、 2012年10月22日 (一) 11:19
創建新頁面為 ''''譚守誠''',明末清初湖北酃縣人,號心月。據《金蓋心燈》、《太上律脈源流》載,自幼生性篤實,不苟言笑,及長,讀書黃...'
'''譚守誠''',明末清初湖北酃縣人,號心月。據《[[金蓋心燈]]》、《[[太上律脈源流]]》載,自幼生性篤實,不苟言笑,及長,讀書黃鶴樓,明亡棄家為道士,遍游名山,歷參耆宿。遇[[王常月]]於武當山中,傳授秘法,操修二十餘年,無略刻少懈。後入京師,值王常月大開演鉢堂於[[白雲觀]]。備受三大戒,受付龍門心印,遂居白雲觀,後隨王常月至浙江,與[[陶靖庵]]、[[黃守中]]、[[黃守圓]]、[[黃守正]]、[[呂守樸]]等交往甚密,闡論道法,勉承宗教,四方咸歸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往來於金蓋、冠山,傳演宗法。後於江南建隱仙庵設教傳法,誨人以忠節為本,以誠靜為用。從其學者數千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病逝。得其學旨者有黃州[[詹太林]]。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06。
[[Category: 明朝道教人物]]
[[en: Tan ShouCheng]]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