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1字节 、 2008年11月13日 (四) 23:53
无编辑摘要
步罡,全稱踏罡步斗,又稱步天綱。它是從古老的年代中傳下來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顆星,斗即北斗,後來又擴大範圍,泛指東、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師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鋪設罡單,象徵九重之天,腳穿 [[ 雲鞋 ]] ,在一片悠揚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宮八卦之圖步之,以 為即可 神飛九天,送達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法師,特別是[[正一派]]的,行法、修煉,步罡踏斗都是一種基本功,也是法師基本的形體動作。
== 步罡與禹步的關係 ==
一般認為,步罡是從古代的禹步發展來的。但與禹的關係如何又有二說。一種說法,是漢代揚雄《法言.重黎》中說,「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軌注說: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來是跛的。而民間的巫師多效法禹步。如此說來,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腳。另一種說法,見於《 [[ 抱朴子 ]] .內篇.仙藥》和《洞神八帝元變經》等古籍,大意是說,大禹治水時,在南海之濱見到一種大鳥會禁咒術,走著一種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動,於是大禹模擬其步伐,使成為法術,十分靈驗,因為是禹制作的,故稱為禹步。從這些說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與古代的禁咒術有關。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跡,後來擴大為十二跡、三五跡等不同的禹步。禹步的三步九跡被認為有北斗之形,所以與踏罡步斗合一。《金鎖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說:「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變成為九靈,依法走下來,有九個足跡,稱做星綱。」<ref>《金鎖流珠引.三五步罡引》:「北斗者,是中斗也。下變為九靈,步之九跡,謂之星綱。」</ref>所謂九跡,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輔弼二星。綱,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借指北斗。稱為綱,或許和將星圖理解成天宇某一區域的綱紀有關。又說,禹治洪水時見鳥能禁咒,學了三年,術成之後踏九斗,將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步、步罡與九宮八卦相一致,稱「三步九跡,跡成坎、离卦。」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