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6,843字节 、 2010年8月19日 (四) 15:00
創建新頁面為 '==道教建築特點== ===建築布局=== 道教建築基本採用傳統建築的院落布局,由數進縱向的三合或四合院落組成,呈長方形。這種布局中軸...'
==道教建築特點==
===建築布局===
道教建築基本採用傳統建築的院落布局,由數進縱向的三合或四合院落組成,呈長方形。這種布局中軸對稱,各主要殿堂都佈置在中軸線上。每個殿堂兩廂各設配殿或房舍,連同中間的庭院構成一個三合或四合院落。各進院落借用建築標高、建築形制、庭院空間等不同,為整個建築群形造出層次分明、依次遞進的形態,展現恢宏和莊嚴的氣象。這種布局也便於引導信善循着各進院落參神進香。

道教建築比較嚴謹的布局,在中軸線上從前往後依次為影壁、山門、幡桿、鐘鼓樓、靈官殿、主要殿堂,側軸線上則可靈活佈置配殿、執事房、道眾住房、齋堂、客房等設施。大的宮觀又在兩邊增建東跨院和西跨院。在中軸線的後部或側面,則多以亭臺樓榭點綴自然或人工景觀,構建小型園林。在這個大原則以下,其布局在建造時又因應地形地勢、建築條件、地方文化等而而有所變化。

現存的道教建築中,以明清政府為國家祀典建造的廟群規格最高,布局也最為嚴謹,例如[[泰山岱廟]]和[[武當山玉虛宮]]。這些建築群採用宮殿規格和形式,按三朝五門、前朝後寢的原則布。以泰山岱廟為例,建築群占地9.6萬平方米,四周城堞高築,周辟八門,南垣有正陽門、東掖門、仰高門、西掖門、見大門,東垣有東華門,西垣有西華門,北垣有厚載門。在中軸線上從門外的遙參亭起,依次為岱廟坊、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其中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形成三朝。天貺殿前廣闊的庭院,可以容納數百人舉行類似朝會的祭祀儀式。

明清時期一般大的宮觀建築,則可以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為代表。北京白雲觀占地約6萬平方米,分中、東、西三路及後院,規模宏大。中路從門外的「萬古長春」照壁為起點,依次為牌樓、華表、山門、窩風橋、靈官殿、鍾鼓樓、三官殿、財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藥王殿、老律堂(七真殿)、丘祖殿和三清四御殿。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呂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東路有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雷祖殿。後院花園名雲集園,又稱小蓬萊,中心為戒台和雲集山房,東有友鶴亭、雲華仙館,西有妙香亭、退居樓。

位於洞天福地和名山大川的道教建築,相對來說布局就變得靈活多變。這些建築群未必有明顯的主軸線,各個殿堂和房舍因依地形和地勢,上下左右延伸開展,形成獨特的建築立面和院落空間,[[青城山天師洞]]、[[嶗山太清宮]]、[[隴縣龍門洞]]、[[千山無量觀]]等屬於此例。以位於青城山天師洞為例,其建築依山勢分佈在白雲溪與海棠溪之間的山坪上,信善從「五洞天」沿着彎曲山道逶迤向前,經過翼然亭、集仙橋,是建在陡坡之上的古常道觀山門,然後是主體建築三清殿、黃帝祠、三皇殿。從三清殿西北側折,從「龍蹻仙蹤」登階而上是天師殿,再右折拾級而上才到達混元頂岩壁的天師洞。
===建築形式===
====山門====
山門是道教建築的正面門戶,也是整個建築群的正式起點。由於古代道觀多建築於山林之間,故此稱為「山門」。山門是凡間和仙境的分界線。山門以外屬於凡間,通過山門意味進入了修真的地方。
====殿堂====
傳統中國建築概分為官式建築和民間建築兩大類。官式建築又分「大式」和「小式」兩種。大式建築立於台基之上,在楹柱和橫梁之間用斗拱挑出承重,造出重擔廡殿頂、重擔歇山頂、廡殿頂、歇山頂等華麗的屋頂。小式建築則沒有斗,拱屋頂多為懸山頂、硬山頂等,一般用於次要建築或園林。官式建築的屋脊上有脊獸裝飾,如正脊上有望獸或吻獸,垂脊上有垂獸、仙人走獸,戧脊上有戧獸等。此外,一般來說也只有官式建築才能夠使用彩畫。歷史上得到帝王敕封,或供奉道教天神和帝君的宮觀,多採用大式建築。除此以外,供奉地方神明或道士專用於修行的小廟,多採用小式建築或民間建築。近代以來,傳統中國建築的等級限制已不再適用,但在新建廟宇時仍具一定參考價值。
====樓閣====
道教有「仙人好樓居」之說,故此道教建築常建有樓閣。道教建築常見的樓閣有望仙樓、聚仙樓、萬仙樓、三官閣、三茅閣、文昌閣、真武閣、斗姆閣等,其取名多與所供奉的神仙有關。
====亭子====
道教建築多有取材自八卦圖案的八角形設計,如八角形的華表、石台、窗戶、亭子等等,其中八角亭在布局運用上較為突出。傳統中國建築中除園林外,在嚴謹布局的建築中很少使用亭子,道教建築卻往往把亭子布置在顯要的位置。例如[[登封中嶽廟]]廟後的黃蓋峰頂蓋有一座重檐八角山亭。[[成都青羊宮]]在三清殿之前有重擔八卦亭。[[泰山碧霞祠]]在十分小的庭院中央,有一座八卦香亭
====園林====
道教宮觀的園林建築為道士提供了接近自然、返樸歸真和靜心修煉的環境,也是信善遊人參觀遊覽的勝地。道教宮觀的園林設計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以人造景觀為主,例如北京白雲觀、成都青羊宮、[[二仙庵]]等等。北京白雲觀後院的小蓬萊由三個庭院連接而成,遊廊迂回,假山環繞,花木蔥鬱,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點綴其間。二、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輔以人工造景,例如[[終南山樓觀台]]、青城山天師洞、隴縣龍門洞、[[千山無量觀]]等。四川青城山天師洞,周圍空谷環抱,古樹垂蘿,清靜幽深,亭、橋、牌坊點綴於自然山林之間。
===裝飾圖案===
道教建築的裝飾圖案,常用的有[[太極]]、[[八卦]]、[[四靈]]、[[暗八仙]]、鶴、龜、鹿、靈芝、仙草等道教圖案。太極和八卦是道教標誌;四靈即青龍、朱雀、白虎、玄武,象徵四方,道教以其為護法神靈;暗八仙指八仙手持的法器,即[[鍾離權]]的扇子、[[呂洞賓]]的寶劍、[[李鐵拐]]的葫蘆、[[張果老]]的漁鼓、[[韓湘子]]的笛子、[[藍采和]]的花籃、[[曹國舅]]的拍板、[[何仙姑]]的荷花,寓意神仙和吉祥的降臨;鶴、龜、鹿、靈芝、仙草等是長壽和長生不老的象徵。除此以外,道教建築也通用民間各種吉祥圖案,例如松柏、蝙蝠、百壽圖、百福圖等等。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