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http://rwxy.xmu.edu.cn/PHILOSOPHY/org.asp?o_id=4 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 ,2003年成立。
==緣起==
1998年開始, [[ 詹石窗 ]] 教授主持廈門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的學科建設工作。在保證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廈門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的學科建設有目的地突出道學研究的特色。多年來,廈門大學的道學研究者先後作為主要骨幹參與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國道教史]]》、《[[中國道教思想史]]》(詹石窗為副主編)的課題研究,主持的主要項目有: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道教符號學》;
#教育部十五規劃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道教與中國養生文化》;
==研究方向==
中心將道學置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來開展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道學與科技文化研究。道學不僅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深遠影響,而且滲透於科技文化的諸多領域,為西方漢學界所密切關注。 中心側重研究道學與科技文化的關係,尤其是探索道學與醫學養生的關係,發掘其現代價值。#道學與閩學關係研究。所謂閩學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幹、以朱熹學派為核心、並且融合了佛道文化諸多內容的一個道學流派。 中心努力探討朱子學所蘊含的心性哲學、自然哲學思想等,並且由此延展於整個閩學的範圍,考察閩學的發生、發展與佛學、道家文化的密切關係,注意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道學與民俗文化研究。無論是道家文化、還是以朱熹為代表的閩學文化都深深地滲透於傳統家族教育、建築習俗之中,從閩北到閩南,從族譜到學堂,我們都可以找到道學的印記。在現代生活中,道學的影響依然存在。可以說,整個民俗文化都流淌著道學的血液。在港澳台以及海外華人的觀念習俗中也能夠看出道學的巨大影響力。故而, 中心注意開展道學與民俗文化的相關研究。
==出版項目==
1997年8月起,在台灣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賴宗賢社長的統籌下,出版了道教文化研究學術輯刊《[[道韻]]》。2003年起,廈門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與香港 [[ 蓬瀛仙館 ]] 聯合主辦《[[道學研究]]》學術期刊。
[[Category:道教研究機構]]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