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4字节 、 2009年5月20日 (三) 14:57
无编辑摘要
第一代華僑,當時他們下南洋,沒有輪船,沒有氣象預報,在茫茫的大海上,蹲在木船裡十天半個月,說不上甚麼時候就碰到台風、瘟疫和海盜,因此,他們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他們上船的時候,大多要從故鄉的神廟裡請上一尊神像,或者一枚寫著神號的靈位木牌,同時,從故鄉神廟的香爐裡包上一小包香灰。他們帶上這些護身神物,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順利達到目的地,他們就在沙灘上用木板搭起小屋,供奉來自「唐山」(祖國故鄉的代稱)的神像或神位。時間久了,來自同鄉的人多了,就把神像或神位移供在同鄉會裡,或者某個同鄉的家裡。後來,華人在種植、畜牧、礦山或小商品買賣等方面取得成功,經濟條件得到改善,海外華人就集資購地,建廟。有的廟觀的興建碑文中寫道:「廟觀裡的每一根木料、每一塊磚石、每一根石柱或者石梁,都是從「唐山」帶來的」。因此,他們都自豪地稱自己的廟觀是從唐山「分靈」出去的。不過,這些廟觀大多由同鄉會或者董事會來管理,並沒有道士參與其事。像日本著名的神戶、橫濱的關帝廟一直沒有道士。神戶關帝廟的中元普度道場歷來由日本黃薜宗的和尚行儀。正因為這些廟觀是華僑自發建立的,所以,其中集中了明清以後民間信仰的特徵,儒釋道三教融合。日本的橫濱關帝廟還供奉土地神,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還建有城隍廟。城隍和土地都是管理中國土地上的事情的神祇,如今在海外廟觀中變成了「外交官」。
南洋一帶的道士,包括從泉州、福州、潮州和瓊州(海南)等地去的,大多是在二十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才到南洋的。這是因為第一代華僑此時已經有能力,也有需要按照故鄉的信仰習俗舉行道教的禮儀活動。所以,他們就要求有道士來南洋主持道教活動。而下南洋的道士則除了要做道場以外,還要種田、養殖或者經營雜貨買賣,以維持生計。下南洋的道士大多屬於南方散居的[[正一派]],道學修養有限,因此,無容違言,隨著第一代華僑出洋的道士的總體水平是不高的。可是,隨著第二、三代華僑而興建和傳播的道教廟觀就不同了。近十年來,香港的[[青松觀]]在已故的 [[ 侯寶垣 ]] 道長的主持下在海外建立了一系列青松觀,例如:美國青松觀、澳大利亞青松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青松觀、新加坡青松觀、加拿大青松觀等等。這些海外的青松觀都是依靠香港青松觀的財力,按照道教全真派道觀的建制建立的。其內部制度和科儀活動都仿照香港青松觀。盡管海外的青松觀目前都已走上自給自養的道路,但是,他們同當地的依靠鄉緣和親緣建立的道觀不完全一樣。就其總體水平而言,似乎更加規範。當然在這些道觀中的道士,也是近十餘年出國的,其道學水平比較過去的散居道士要高,其科儀活動也符合正統的道教信仰的要求。
====海外道教的功能====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