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6字节 、 2009年5月3日 (日) 15:09
无编辑摘要
{{template:道教神仙}}
==由來==
道教的福祿壽三星之說,約起於明代。成儀於明代的《金籙齋玄靈轉經早朝行道儀》,其中在為皇家轉誦《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時,祈請神靈中,除有[[三清]]、[[玉帝]]、[[北斗]]九星君以外,還要祈請「南極老人壽德星君」、「上清福德星君」、「上清祿德星君」。同是明代成儀的《金籙齋延壽設醮儀》中,也有祈請「上清福祿壽三星真君」。《中天紫微星真寶懺》朝禮各星君時,也有禮拜「福星天德星君、祿星天祐星君、壽星老人星君」的內容。但是,福祿壽三星之所指,道書和民間歷來眾說紛紜。大約成書於明代初年的《金籙祈壽早朝儀》稱「南極老人福祿壽三星真君」,據文意,似乎將福祿壽三星統歸於「南極老人」名下。現在,道教和一般民眾大致認為,福星指的是天官;祿星指的是文昌;壽星指的是南極老人。奉祀壽星,起於先秦。《史記》的《封禪書》稱,秦時「於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史記索隱》注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可見,秦漢之時,奉祀壽星可以祈福祈壽。齊梁高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南極老人丹陵上真為「太極左位」。漢代以降,一直列為國家祀典。但是,明代洪武三年起,以其為妄而罷祀。然而,道教中的奉祀依舊,並且,將其與天官、文昌同列為福祿壽三星。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