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3,346字节 、 2019年4月11日 (四) 18:14
创建页面,内容为“{{Book |name=江西道教史 |author=孔令宏、韓松濤 |publisher=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series= |isbn=9787101079951 }} ==內容簡介== 本書向讀...”
{{Book
|name=江西道教史
|author=孔令宏、韓松濤
|publisher=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series=
|isbn=9787101079951
}}
==內容簡介==
本書向讀者展示了江西地區一千八百多年的道教傳承歷史,上起漢魏,下迄民國,涉及眾多的宗派、人物、事件、思想等,體現了當今道教研究中地方性轉向的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漢代三國時期江西道教的醞釀
**第一節 漢代江西道教傳說
**第二節 [[張陵]]創教及東部事跡考
***一、張陵生平與創教
***二、《米巫祭酒張普題字》碑考
***三、張陵東部事跡考
**第三節 三張與張修關系考
**第四節 《[[老子想爾注]]》考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江西道教的起源
**第一節 [[許遜]]崇拜的形成及其發展
***一、許遜的生平及事跡
***二、許遜與[[吳猛]]
***三、晉及南北朝孝道派傳承體系考
**第二節 晉及南北朝時期張天師子嗣分布
**第三節 [[陸修靜]]與簡寂觀
*第三章 隋唐五代時期江西道教的發展
**第一節 隋唐許遜信仰的發展
**第二節 唐五代麻姑山[[鄧紫陽]]與北帝派
**第三節 唐五代龍虎山張天師一系考
**第四節 江西風水派
**第五節 唐五代江西其他名山高道事跡
*第四章 五代十國和宋代江西道教的轉型(上)
**第一節 五代十國和宋代江西道教概況
**第二節 [[陳景元]]的道教思想
***一、道論
***二、人性論
***三、修養論
***四、治國論
***五、納儒入道
***六、陳景元思想的影響
**第三節 [[王文卿]]與[[神霄派]]
**第四節 [[龍虎山]]天師道的復興
**第五節 [[王欽若]]、[[留用光]]對道教科儀的貢獻
**第六節 [[饒洞天]]與[[天心派]]
*第五章 五代十國和宋代江西道教的轉型(下)
**第一節 劉烈、章哲對道教的貢獻
**第二節 [[淨明道]]的初創
**第三節 [[白玉蟾]]在江西的傳教活動
**第四節 五代十國和宋代江西道教的特點
*第六章 元明兩代江西道教的大發展(上)
**第一節 龍虎山天師道的發展
**第二節 [[玄教]]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 淨明道的發展
**第四節 皂山與玉笥山的靈寶派
**第五節 雷思齊與張理的道教易學思想
*第七章 元明兩代江西道教的大發展(下)
**第一節 元代[[全真道]]在江西的傳播及[[陳致虛]]的丹道思想
**第二節 [[朱權]]與朱良月的貢獻
**第三節 明代全真道在江西的發展及[[伍守陽]]的[[內丹]]思想
*第八章 清代江西道教的衰落
**第一節 清代早期全真道在江西的發展及[[柳華陽]]的內丹思想
**第二節 [[傅金銓]]對道教的貢獻
**第三節 清代中晚期全真道在江西的發展及[[黃裳]]的內丹思想
**第四節 淨明道的傳播及其對[[閭山派]]的影響
**第五節 天師道在清代前期的發展及婁近垣的道教思想
*第九章 近代以來江西道教的復興
**第一節 江西[[正一道]]的活動
**第二節 江西道教的歷史特點及未來的發展
*附錄一:不同版本的四十一代天師世系表
*附錄二:1929年江西僧道戶口表
*參考文獻
**一、論文文獻
**二、書籍文獻
*後記
[[Category:2011年道教書籍]] [[Category:江西道教]]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