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4,181字节 、 2019年2月6日 (三) 22:34
无编辑摘要
*賴全:櫻花樹下問仙道——[[小林正美]]著《中國的道教》評介
*李繼武:道教究竟何時創立?
<br>
===第四十七期===
'''特稿'''
*胡孚琛:時代的驕子 民族的精英——為錢學森院士百年誕辰而作
'''道教論壇'''
*尹振環:姓名的老子是老聃還是太史儋——析《史記》中的三位老子
*王巧玲:論元代著名道士畫家王蒙
*李玉用:三教融合視野下的道教思想及其發展
'''道教典籍'''
*[[尹志華]]:《[[重陽教化集]]》藏頭詩詞試讀
'''道教神仙'''
*田海撰;邢飛、張慧敏、張崇富譯:[[關羽]]信仰興盛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丹法'''
*韓吉紹:煉丹術中的外來礬石
*余強軍:清代黃元吉論道教內丹學之「真意」
'''音樂藝術'''
*劉麗君:莊子的音樂寓言——「《咸池》之樂」
*張魯君:《太平經》的圖像思想
'''道教與儒釋'''
*施保國:對儒家「道統」的反動——方東美論道家對宋明新儒家的影響
'''道教仙話'''
*張振國:《夷堅志》中的仙道故事
*譚銘泉:綿竹九龍活靈官與藥王孫思邈的故事
'''人物訪談'''
*徐菲:關於《法言會纂》和法言壇的幾個問題——訪劉伯谷先生
'''圖書評介'''
*賴全:信仰與理性:從科技發展的維度詮釋道教歷史——《[[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評述
*鍾國發:我寫《[[香港道教]]》
'''會議綜述'''
*午火:第七屆國際道教學術研討會綜述
<br>
===第四十八期===
'''特稿'''
*樊光春:2010年後中國道教走各觀察
'''道教論壇'''
*戈國龍:也談「靈性市場」
*李似珍:老壽星與道教神仙關係辨識
*覃延佳:從「天門三真君」到「三元教主」:唐葛周之身份演變
'''道教經典'''
*高原樂:《[[抱朴子]]》版本研究補正
*宋峰:《[[太上登真三矯靈應經]]》的思想及價值
'''丹道養生'''
*丁常春:蔣植陽內丹學之「修道外護事」析論
*劉嗣傳:道教養生文化與武當武術
'''科儀法術'''
*張振國:道教徒的稱謂、持齋與「戊不朝真」
*孫王成:茅山法物二種
'''道教倫理'''
*孫瑞雪:淺議[[文昌帝君]]信仰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道教文學'''
*[[陳耀庭]]:回首人間不再來——[[祁志誠]]的〈遺世〉詩
'''道教與其他文化'''
*韓煥忠:唯以老莊說老莊——從佛道論衡看唐初高僧對老莊的理解
*李從娜:朱謙之與老莊道學
'''朝山訪道'''
*李遠國:南豐道教考察記
*鄭艷:[[北京白雲觀]]燕九節民俗文化及記述調查報告
'''圖書評介'''
*劉固盛、王闖:評《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
*周冶:體茲正道,悟彼重玄——《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認識論研究》述評
<br>
 
===第四十九期===
'''特稿'''
*鍾肇鵬:人生、永恒與不朽
'''道教論壇'''
*周立昇:安命精神家園──莊子對人生境界的追尋
*戈國龍:神與神性:兩種宗教類型與宗教的兩個維度
*易宏:「I AM」「如」「自然」──從哲學與宗教的幾個中心詞看東西方文化會通
'''經典文獻'''
*黃熹:《老子翼》與焦竑作《翼》之旨
*王守亮:讀〈會仙左壇題字〉札記
'''道教神仙'''
*高國藩:敦煌文本與土地神
*楊培德:關於梓潼神廟內的張獻忠塑像
'''丹道法術'''
*汪登偉:「五字三峰」考
*南信雲:方士趙炳與古代禁咒之術
'''道教宗派'''
*陳金鳳:「龍沙之讖」與[[淨明道]]
'''道教文學'''
*[[陳耀庭]]:淤泥淹不得,發露滿池紅──[[李道純]]的〈詠藕〉詩
*[[尹志華]]:《[[重陽全真集]]》藏頭詩詞試讀
'''道教與儒釋'''
*樂愛國:道教對《孟子》「仁民愛物」的吸取與詮釋──兼論道教生態倫理與儒家的差異
*韓煥忠:居士善會莊子心──楊文會的《南華經發隱》
'''科學與美學'''
*楊子路:仙道與數理──宋元道教圍棋文化之特質
*古嶼鑫:「遊蜀似還蜀」:張三丰的自然審美趣味論
'''圖書評介'''
*[[吳亞魁]]:《[[山東道教碑刻集:青州昌樂卷]]》評介
*賴全:北宗仙真,龍門祖師──《[[丘處機學案]]》述評
<br>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