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Book |name=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 |author=謝聰輝 |publisher=台北:商務印書館,2013年 |series=宗教研究叢書 |isbn=97895705...”
{{Book
|name=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
|author=[[謝聰輝]]
|publisher=台北:商務印書館,2013年
|series=宗教研究叢書
|isbn=9789570528596
}}
==內容簡介==
本書主標題「新天帝之命」,包含「新變」、「新天帝」與「新天命」三個核心觀念,即闡述《周易.繫辭上》通變思想的文化結構,以及其傳承與創新的實質內涵。副標題「[[玉皇]]、[[梓潼]]與飛鸞」,則指陳論文內容涵蓋三個層次:一是「玉皇」作為神明信仰的意涵、流變、崇拜與祭祀活動;二是「梓潼」神格職能的衍變,以及作為新天帝之命落實於經典出世的關係意義;三是「飛鸞」的意涵與道教的轉化運用,以及主要飛鸞經典《[[玉皇本行集經]]》重要版本的研究。這三者中的玉皇作為新天帝、新天命的建構成立,可視之為「道」;而作為玉皇之道信仰落實於新出的經典功德,自是為「經」;另奉玉帝敕授,以如意飛鸞墨跡于天地之間,降筆出世經文以救末劫的梓潼帝君,也實質擔任了下教之「師」的天職。本書「道、經、師」三寶的新思想內涵,正具顯了道教在不同時代、信仰背景與文化潮流下,既吸收又轉化、既繼承又新變的活潑動力,以實踐其開劫度人的宗教性格。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論
*第一章 北宋前「玉皇」概念之相關構詞意涵
**一、前言
**二、玉皇可指[[三清]]尊神
**三、高上玉皇相關神格意涵
**四、玉皇作為其他仙界高真或唐皇帝代稱
**五、結語
*第二章 北宋玉皇崇拜與祭祀析論
**一、前言
**二、玉皇之命:新出天命的繼承與宣傳
**三、玉皇之祀:宮觀聖像的建鑄與迎奉
**四、玉皇之位:禮制神譜的建構與定序
**五、結語
*第三章 南宋中期以前傳統道經出世的類型與特質
**一、前言
**二、接遇降傳類型
**三、石室示現類型
**四、真手傳譯類型
**五、其他類型
**六、結語
*第四章 南宋道經中「飛鸞開化」出世類型的認知與特質
**一、前言
**二、飛鸞的傳統意涵
**三、道教飛鸞的轉化運用認知
**四、梓潼帝君在飛鸞過程中的地位與職能
**五、飛鸞記錄中侍鸞者身分特質與道壇地點
**六、結語
*第五章 《玉皇本行集經》出世的背景與因緣
**一、前言
**二、「蜀罹敵難」背景與《玉皇本行集經》出世的關係
**三、《玉皇本行集經》與梓潼帝君的關係
**四、《玉皇本行集經》和劉安勝道壇系統的關係
**五、結語
*第六章 《[[正統道藏]]》中三卷本《玉皇本行集經》時間考定
**一、前言
**二、張良本早於白文本
**三、誦經感應改編自《金剛經報應》相關故事
**四、成書時間早於南宋前證據薄弱
**五、《正統道藏》三卷本《玉皇本行集經》成書於南宋中期
**六、結語
*第七章 故宮黃綾本《玉皇本行集經》在道教經典史上的貢獻
**一、前言
**二、故宮黃綾本的結構、版次與刻校者
**三、南宋程公許〈玉皇本行集經跋〉的重要價值
**四、故宮黃綾本對《玉皇本行集經》版本流變的貢獻
**五、結語
*第八章 《[[道藏輯要]]》中三個《玉皇本行集經》註解版本解析
**一、前言
**二、合註本《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三、[[周玄貞]]編註本《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註解》
**四、《[[太上洞玄靈寶紫微金格高上玉皇本行集經闡微]]》
**五、結語
*引用書目
*索引
*後記
[[Category:2013年道教書籍]]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