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研究計劃系列'''是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的一套叢書,於1995年至2001年間出版,共21種22冊。1993 年,曹...”
'''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研究計劃系列'''是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的一套叢書,於1995年至2001年間出版,共21種22冊。1993 年,[[曹本冶]]在香港中文大學啟動了一個由中國本土學者組成參與研究的「中國傳統儀式音樂研究計畫」,以田野作業配合歷史考證的共時—歷時取向,對中國主要道教宮觀的科儀音樂傳統以及西南、西北、華東、華南等地域的民間信仰體系內的儀式音樂傳統展開了研究。這套叢書是研究計劃的首階段成果,大部分都以道教音樂為研究對象。

==列表==
#[[閔智亭]]編著:《道教儀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
#曹本冶、[[劉紅]]編著:《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曹本冶、王忠人、甘紹成、周耘、劉紅編著:《中國道教音樂史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蔡俊抄、曹本冶:《禪林讚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曹本冶、朱建明:《海上白雲觀施食科儀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鄧光華:《貴州土家族宗教文化儺壇儀式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袁靜芳:《河北鉅鹿道教法事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詹仁中:《嶗山韻及膠東全真道器樂曲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劉紅:《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以天功科儀為例展開的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周吉:《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禮儀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王忠人、劉紅、周耘等:《「武當韻」中國武當山道教科儀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錢鐵民、馬珍媛:《無錫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上下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袁靜芳、李世斌、申飛雪:《陝西省佳縣白雲觀道教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曹本冶、徐宏圖:《杭州抱朴道院道教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曹本冶、張鳳麟主編:《蘇州道樂概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曹本冶、徐宏圖:《溫州平陽東嶽觀道教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楊曉勳、楊民康:《雲南瑤族道教科儀音樂》。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甘紹成:《青城山道教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張鴻懿:《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羅明輝:《雲南劍川白族道教科儀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朱建明、談敬德、陳正生:《上海郊區道教及其音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內容簡介==
===閔智亭《道教儀範》===
道教「儀範」是道教徒行為準則,進德修業之徑路,故當遵而行之。這本《道教儀範》中的宗教儀範、戒律、齋醮科儀三部份是道教徒教務活動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道教徒的修養部分是關於道教徒道德品質方面的思想教育,作為道教徒行為準則。
===曹本冶、劉紅《龍虎山天師道音樂研究》===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貴溪縣,是道教發源地之一。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之孫[[張魯]]在漢中建立了三十年之久之政教合一的教系。魯之三子[[張盛]],在西晉永嘉年間以張道陵玄壇故居址設建天師府,自此天師世居龍虎山。本書系統地分析研究了現存龍虎山的天師道科儀音樂,全面探討龍虎山天師道科儀音樂的源流,本體風格型態的結構,在儀式中的運用和功能,及其有關的各種社會文化因素。
===曹本冶、王忠人、甘紹成、周耘、劉紅編著:《中國道教音樂史略》===
道教源起于古代宗教和巫術,並融納了先秦和兩漢的諸種學說及宇宙認知模式,科儀作為道教文化本質要素之一,而音樂作為儀式的組成部份,其源起和發展必然是沿隨著道教文化整體在各歷史階段中的發展而延伸的;但是,道教音樂在歷史中的發展至今尚缺乏系統化的整理。《中國道教音樂史略》是多位研究員以集體力量撰成,填補了該項研究的一個空白。
===蔡俊抄、曹本冶:《禪林讚集》===
「禪林讚集」含有收自福建、臺灣、新加坡、菲律賓等地佛教寺院的唱讚音樂,共131首曲,以簡譜和五線譜記錄,並標明磬、鐘、木魚、鼓、鈸、鑼等法器的伴奏。
===曹本冶、朱建明:《海上白雲觀施食科儀音樂研究》===
[[海上白雲觀]]是當今上海市區內保存較完好的主要道教宮觀,本書是作者對海上白雲觀施食科儀音樂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分析的成果,通過對施食法事音樂的研究,探索上海市區道樂的地域性及超地域性及超地域性風格特點。
===鄧光華:《貴州土家族宗教文化儺壇儀式音樂研究》===
居住在貴州的土家族主要分佈在黔東北銅仁地區,其民俗生活至今還殘存著不少早期原始宗教的遺跡,本書探討土家族儺儀的歷史、儺儀內容及儺儀音樂的風格特徵及文化屬性。
===袁靜芳:《河北鉅鹿道教法事音樂》===
以鉅鹿為中心的道教音樂,主要流傳在河北省南部的平鄉、廣宗、任縣、南呂、南和、隆堯、沙河、新河、曲周、雞澤等地。主要道教法事有二:一是「打醮」;二是「齋事」。
===詹仁中:《嶗山韻及膠東全真道器樂曲研究》===
「嶗山韻」是道教[[全真派]]在山東地區的一個重要韻腔風格,本書探討「嶗山韻」的由來及近現代的承續、演變及其音樂的運用。
===劉紅:《蘇州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以天功科儀為例展開的討論》===
[[蘇州玄妙觀|玄妙觀]]為蘇州重要道教廟觀,其科儀音樂傳統悠久,其中大型《天功》科儀為其典型代表,本書分析研究《天功》科儀音樂的曲目、組成因素、風格特色及其地域性和跨地域性文化屬性。
===周吉:《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禮儀音樂》===
本書是第一部對新疆維吾爾伊斯蘭教儀式音樂研究的專著。作者在喀什、莎車、葉城、吐魯番、伊犁等地所進行的田野工作基礎上,詳述維吾爾族的儀式音樂,內容珍貴。
===王忠人、劉紅、周耘等:《「武當韻」中國武當山道教科儀音樂》===
[[武當山]]是道教勝地之一,得以與正一本山龍虎山并提,山上道教音樂傳統保存完好,為研究道教科儀音樂的理想對象,本書作者在學術界對武當山道教科儀音樂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就武當道樂尚存的一些疑點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錢鐵民、馬珍媛:《無錫道教科儀音樂研究(上下冊)》===
無錫道教科儀向來以尚音樂著名。本書集中探討無錫道教的清做法事、亡做法事及施食科儀的音樂曲目、風格結構及其與地域文化的關係。
===袁靜芳、李世斌、申飛雪:《陝西省佳縣白雲觀道教音樂》===
陝西為整個人類史的締造和文明奠基起過重要的先驅和推動作用。正如早在100萬年以前的藍田猿人及其文化在陝西的遺存;又如中華民族的始祖 ── 軒轅黃帝發明等;陝西之於中國道教的發生和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先驅和推動作用。
===曹本冶、徐宏圖:《杭州抱朴道院道教音樂》===
本書旨在通過對[[抱朴道院]]《呂祖聖誕祈福迎祥道場》的研究,探索杭州抱朴道院道教音樂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軌跡,亦促進儀式音樂研究工作的深入展開。
===曹本冶、張鳳麟主編:《蘇州道樂概述》===
[[蘇州玄妙觀|玄妙觀]]為蘇州重要的道教廟觀,其科儀音樂傳統悠久,為蘇州道樂之典型代表,本書內容包括對蘇州道教歷史,玄妙觀觀史及歷代道長的介紹,及現今尚存各類科儀音樂的實際演奏記譜。
===曹本冶、徐宏圖:《溫州平陽東嶽觀道教音樂研究》===
溫州平陽縣文化歷史悠久,享有「東南小鄒魯」之稱,民風歷來多信巫神。[[平陽東嶽觀|東嶽觀]]現存平陽地區著名全真道觀之一,其科儀傳統保存良好,本書作者多次赴平陽東嶽觀進行實地考察,特別對1996年6月27日的《中元普渡道場》(農曆五月十二日)展開了專題調查。
===楊曉勳、楊民康:《雲南瑤族道教科儀音樂》===
作者以雲南河口,富寧兩縣的不同瑤族支系(藍靛瑤、沙瑤和白線瑤)在進行民俗與宗教屬性的「成年禮」入教儀式活動過程中的實地觀察和分析研究,討論雲南瑤族的道教音樂概況,其科儀與科儀音樂及地域文化特徵。
===甘紹成:《青城山道教音樂研究》===
四川是東漢順帝時道教先師[[張陵]]創建「[[五斗米道]]」及傳教之基地,該地域的道教文化傳統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歷代以來,[[青城山]]一直被視為道教「天師道」的祖庭,並是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山上至今仍保存了不少道教文物。清康熙年間,「[[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覺]]等到青城山傳道,形成青城山兼容「正一」、「全真」兩派道教傳統,山上的道教科儀音樂因此頗為豐富,此現象保留至今。本書作者甘紹成自1985年起已開始進行青城山道教科儀音樂的實地考察及研究工作,並陸續發表了不少有關的論文,本書可謂是作者多年研究心得的一個總結。
===張鴻懿:《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研究》===
本書作者張鴻懿是較早研究[[北京白雲觀]]道教科儀音樂的學者之一,本書是學術界道部正式出版的研究白雲觀道樂的專著,書中除了提供北京白雲觀的歷史,有關的文獻資料及觀內歷代道士活動的情形之外,對白雲觀的[[早晚功課]]與[[施食]]科儀之程序及音樂曲目均做了精闢的分析討論。
===羅明輝:《雲南劍川白族道教科儀音樂研究》===
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白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白族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漢族文化相互交流形成其與漢文化水乳交融的文化特徵。至今尚盛行於雲南省大理州劍川縣的道教活動,即是白、漢文化融合的產物。本書作者在1995年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多層面的討論劍川白族道教儀式音樂的歷史源流、生成環境、以及音樂形態特徵及地域文化屬性。
===朱建明、談敬德、陳正生:《上海郊區道教及其音樂研究》===
本書著重研究上海郊區東鄉道樂的歷史淵源及其與西鄉道樂和市區本幫道樂的關係,以此探討東鄉道樂在「上海地域性道樂」中的地位。

[[category:道教叢書]][[category:道教音樂]]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