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字节 、 2017年6月9日 (五) 17:08
无编辑摘要
黃公望是一位才情勃發的藝術家,學識淵博,工行楷書,通音識律,能詩文散曲。他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外處領略自然之勝,遇到好景時便隨筆模記。王原祁亦有記黃公望:「以平淡天真為主,有時而博彩燦爛,高華流麗,儼如松雪,所以達渾厚之意,華滋之氣也。段落高逸,模寫瀟灑,自有一種天機活潑隱現出沒於其間。」這是說,公望既以平淡取勝,但有高華流麗之致。儘管遭遇人生困阨,但公望一直保持坦蕩直率、詼諧灑脫的個性。黃公望對不良世風與人格卑微的人嫉惡如仇,深得時人好評。晚年的黃公望更顯得比較曠達浪漫,《常熟縣志》中有記:「曾以詩酒發其曠。日沽一甖,臥於石梁,面山飲,飲畢投甖於水而去」。在《海虞畫苑略》中,更有具體的描述:「嘗於月夜掉孤舟,出西郭門,循山而行,山盡抵湖橋,以長繩繫酒缾於船尾,返舟行至齊女墓,牽繩取缾,繩斷撫掌大笑,聲振山谷,人望之以為神仙云」。他的畫風曾受趙孟頫影響,上師董源、巨然,間及荊浩、關仝、李成,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傳世作品甚多,主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對明清山水畫影響極大,許多作品被當作範本臨習。此外,他總結前人和自己的山水畫創作經驗,撰著《寫山水訣》,對山水樹石的筆墨、設色、布局、結構、意趣等都有精闢論述,被認為是南宗山水畫理論的真傳,對明清山水畫創作和理論有深遠影響。此文收錄於明代陶宗儀《輟耕錄》中。
<br>
 
==著名畫作==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