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8字节 、 2016年7月5日 (二) 23:58
關於呂洞賓的活動在北宋初期已經為時人所記載。<ref>有關呂洞賓生平的考證及批判性觀點,可參考朱越利:〈呂洞賓、劉海蟾等北宋參同清修內丹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一期(2009),頁282-291。</ref>但由於其神化無方,宋元以來有關呂洞賓的記載可謂眾說紛紜。部份現存文獻認為呂洞賓是唐末人。北宋末南宋初人江少虞(1118年進士)在其著作《宋朝事實類苑》中,引錄了記載北宋人楊億(974-1020)在宋真宗朝(997-1020)時期談話的《楊文公談苑》。當中提及呂洞賓曾訪張洎(934-997)家中,並「自言呂渭之後,渭四子,溫、恭、儉、讓。讓終海州刺史,洞賓系出海州房。」<ref>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下冊,〈呂先生〉,頁561。</ref>呂渭(735-800)曾在唐德宗時期(779-805)出任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等職。<ref>呂溫:〈唐故通議大夫使持節都督潭州諸軍事守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下闕)魚袋贈陝州大都督東平呂府君(渭)墓志銘並序〉,收入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編;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第四輯,頁81。</ref>
北宋人范致明(1100年進士)在《岳陽風土記》中亦曾記載呂洞賓為呂渭之孫:{{quote|先生名岩,字洞賓,河中府人,唐禮部尚書渭之孫。渭四子,溫、恭、儉、讓,讓終海州刺史,先生海州出也。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即有棲隱之志。去遊 [[ 廬山 ]] ,遇異人授劍術,得長生不死之訣。多遊湘、潭、鄂、岳間,或賣紙墨於市,以混俗人,莫之識也。<ref>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載吳琯《古今逸史》(景明刻本),第十八冊,頁4b-5a。</ref>}}
此記述除了提及呂洞賓是呂渭之孫外,亦指出呂洞賓出生於河中府(今山西省境內),並提到呂洞賓在進士不第後遊廬山遇仙,得到異人授予劍術及長生不死之訣。後四處雲遊,多在湖北、湖南一帶活動。
南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亦記載呂洞賓嘗留有自傳,並在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陽市)有石刻。云:{{quote|吾乃京兆人,唐末,累舉進士不弟。因遊華山,遇鍾離,傳授金丹大藥之方。復遇苦竹真人,方能驅使鬼神。再遇鍾離,盡獲希夷之妙旨。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竈,第二度趙仙姑。郭性頑鈍,只與追錢延年之法。趙性通靈,隨吾左右。吾惟是風清月白,神仙會聚之時,常遊兩浙、汴京、譙郡。嘗著白襴角帶,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間使者筋頭大。世言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是吾之劍也。世有傳吾之神,不若傳吾之法;傳吾之法,不若傳吾之行。何以故?為人若反是,雖握手接武,終不成道。<ref>吳曾:《能改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卷十八‧神仙鬼怪〉,〈呂洞賓傳神仙之法〉,頁504。</ref>}}
與范致明的記述不同,吳曾的記載指呂洞賓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一帶)人,且在進士不第後是遊 [[ 華山 ]] 而非廬山。在華山中,呂洞賓遇到鍾離權傳授金丹之術,後又遇苦竹真人,得道後有郭上竈及趙仙姑兩位弟子。而呂洞賓的活動範圍亦不是在湖北、湖南一帶,而是在浙江及河南地區。此文亦回應了時人對呂洞賓賣墨飛劍的奇特形象。當中呂洞賓自述其三劍為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明顯強調對於斷絕欲念的修性功法之重視。這反映呂洞賓作為內丹家的取向,而非賣弄奇術的方伎。
此外,吳曾亦在接受呂洞賓為呂渭之孫的說法下,以《國史》及《雅言系述》的記載推斷呂洞賓不是《枕中記》中的呂翁,而是唐末人:{{quote|唐《異聞集》載沈既濟作《枕中記》云:「開元中,道者呂翁,經邯鄲道上邸舍中,以囊中枕借盧生睡事。」此之呂翁,非洞賓也。蓋洞賓嘗自序,以為呂渭之孫。渭仕德宗朝,今云開元中,則呂翁非洞賓,無可疑者。而或者又以為開元想是開成字,亦非也。開成雖文宗時,然洞賓度此時未可以稱翁。案本朝《國史》稱:「關中逸人呂洞賓,年百餘歲,而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時至陳搏室。」若以《國史》證之,止云百餘歲,則非開元人明矣。《雅言系述》有呂洞賓傳云:「關右人,咸通初舉進士不第。值巢賊為梗,攜家隱居終南,學老子法」云。以此知洞賓乃唐末人。<ref>同上註,〈呂洞賓唐末人〉,頁503。</ref>}}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